本报讯(融媒记者张绿漪)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作为新年伊始常熟经开区复工的重点项目之一,声谷科创中心二期项目正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为城市产业集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月11日下午1时许,位于通港高架与碧浒路交会处的声谷科创中心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20多台挖掘机轰鸣忙碌,80多名施工人员奋战一线正在进行土方开挖作业。据介绍,二期项目的基坑维护工作已经全部完成,部分区域施工进度较快,即将进入垫层浇筑阶段,预计3月中旬将完成全部土方开挖工作,随后正式进入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目前两个地块的土方开挖量完成了40%左右,项目整体进度完成约10%,整个二期项目计划在今年年底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该项目负责人李骏告诉记者。
作为滨江新城的新地标,二期项目的建设并非易事。由于项目周边有加油站和公路主干道,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基坑开挖难度较大。为此,施工团队提前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科学调度资源。李骏表示,他们年前就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了充分沟通,提前做好了人员、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工作。同时,为了应对雨季对施工的影响,团队采取了“早开工、晚收工”的策略,每天从早上6时30分到晚上9时30分不间断施工,最大限度缩短工期。此外,针对基坑内支撑结构的特点,施工团队配备了多台小型挖掘机进行翻土作业,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力争在2026年下半年实现项目整体竣工。
声谷科创中心位于“苏州·中国声谷”核心区,项目占地面积139亩,总投资约16亿元,规划建设科技创新、企业生产、声学展示、商业配套、服务公寓等功能业态建筑群,打造“产业+人才+生态”的城市科创综合体。项目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建筑面积约12.8万平方米,包括6栋生产用房、1栋配套公寓、4栋研发配套用房,目前部分建筑已于去年先行竣工验收;二期于2024年9月开工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4.3万平方米,主要定位为集产业、研发、办公、公寓、商业配套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未来这里将集聚声学领域的头部企业和成长型项目,重点引进电声学、海洋水声、材料声学、信息声学、工业超声等领域的优质科创项目,与一期项目互为补充配套。
声谷科创中心二期项目的加快建设,不仅为常熟声学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我们将围绕声学产业发展,深入挖掘载体运营模式,研究产业招引、创业投资、载体服务融合发展的运营路径。”常熟市滨江城投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欢表示,目前二期项目已同步启动招商工作,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设施,通过引进24小时便利超市、特色餐饮、健身场所等,提升园区服务能力,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优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助推声谷科创中心成为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接下去,在完善载体建设的基础上,经开区还将依托立讯、亨通华海、锦艺、佰家丽等声学头部企业,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打造声学产业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