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_常熟新闻网-今日头条
i常熟
常熟发布
202503/1716:59
来源:常熟新闻网

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

文/融媒记者 杨之洲

2025年央视春晚主持人身着的宋锦礼服是由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生产的提花机织造而成;以常熟纺机设备织就的《一带一路》“画卷”,像素比4K视频高了30多倍;以常熟纺机设备生产的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从传统服饰到新中式,再到新兴产业,这家始建于1958年的“老企业”始终活跃在新时代的舞台上。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常熟纺机在科技创新的赋能下,早已脱胎换骨,焕发着“新生机”。特别是近两年,常熟纺机保持着年均20%以上的增长,扛起了中国纺织机械向高质量发展的大旗。

在常熟纺机子公司长方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一只具备3D视觉无序抓取技术的机械臂精准地抓取堆放在货架上的偏心盘后,将其放置到流水线上,不知疲倦地完成着上料工序。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2月初,在5G智能工厂建设过程中,苏州东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进入了常熟纺机的视野。和普通的机械臂只能用固定角度、固定力度抓取不同,这只机械臂拥有视觉扫描、深度学习、自动修正等功能,能够实现零件的无序抓取、精准上料。

“我们事先为机器人准备了100张要抓取的零件照片输入到它的‘大脑’里,它就能在无序堆放的零件中找到最优路径,抓取后摆放到指定位置,误差在非常小的范围内。”苏州东控自动化公司创办人王伟栋介绍说。

3月初,这只智能机械臂在长方金属投用。经过一段时间试生产,长方金属总经理徐正洪反馈,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产线上料间隔更精准可控,公司还优化了人员配置,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常熟纺机的创新,并非简单的机器换人。以去年的“链盟”沙龙常熟纺机专场为媒,常熟纺机与常熟电信握手合作。常熟电信为常熟纺机建设了全省首张5G确定性专网,打破数据孤岛,实现生产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采集、能源管理、智慧物流等深度融合,系统间协同响应速度达毫秒级,进一步降低常熟纺机运营成本,推动工厂向柔性化、数字化、绿色化全面升级。“我们还会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建立虚拟模型,对产线等物理实体进行实时映射和分析,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陶煜说。

3D视觉具身机器人的投用和数实融合只是常熟纺机孜孜不倦追求创新的一个缩影。在20世纪九十年代,常熟纺机就踏上了通往创新高峰的山路。当时,常熟纺机收购了一家日企,在模仿技术、学习管理中开启了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30多年来,聚焦关键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对标国际行业龙头,常熟纺机在体制机制、科研技术、管理理念、分配机制等方面全方位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实践——

GT412(无梭织机)开口多臂的制造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无梭织机剑杆用开口装置的空白,奠定了中国重新成为全球纺织大国的基础。

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多国领导人身着特色中式服装,生动诠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这些特色中式服装的面料出自常熟纺机生产的设备。常熟纺机最新研发的电子多臂与电子提花相结合的开口装置能织出上下两层不同材质、可分可合的暗纹锦缎新面料,已被多家国际奢侈品牌相中。

在电子提花机上创新使用伺服直驱马达,让故障率大幅降低的同时可根据花型的组织特点,优化运动曲线,提高织造效率,满足了市场上大批量宋锦等国风面料、运动面料、家装面料的生产需要,常熟纺机因此获得了成倍增长的订单。

当人工智能与常熟制造交融,身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常熟纺机将如何编织新时代的创新经纬网?从公司拟建设4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大楼可见一斑。“两年前,我们就定了个目标,5年内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未来,能看到很多人工智能在车间应用。我们也将努力成长为行业头部企业,常熟制造这一品牌也将愈发响亮。”常熟纺机董事长、总经理钱陈辉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