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日报讯(融媒记者 张绿漪)近年来,本市大力推进工业、农业、城镇全领域节水,强化节水典型示范作用,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日前,苏州公布第八批“水效领跑者”名单,本市两家企业上榜。至此,全市累计有12家用水户20次获评国家、省、苏州市“水效领跑者”,数量位居苏州各区市第一。
位于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的大金氟化工(中国)有限公司是此次上榜的苏州市级“水效领跑者”之一。3月25日上午9时许,记者走进公司厂区,看到连接各生产区域的中水回用系统和各办公区域的生活污水回用系统正在高效运转,其中生产废水经过酸碱调节、振动过滤等精细处理后得以大部分回用;生活污水则通过深度处理工艺后,全部被用于循环冷却系统。“中水系统从去年投用以来,已经累计完成了15万吨的废水回用量,根据我们的日常统计,生活污水每天的回用量也达到了100到150吨左右。”大金氟化工(中国)有限公司制造部长殷伟彪介绍说。
作为省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多年来,大金氟化工始终坚持“节水优先”理念,通过组建节水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用水管理网络,构建起一套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体系。近年来,该公司持续加大技改投入,实施了真空泵冷却循环水、生活污水回收再利用、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中水回收再利用等一系列技改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2024年,公司氟树脂、氟橡胶产品的单位产品用水量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公司内部采取了很多节约用水的措施,比如说中水、雨水、工业废水的回收再利用,每年大概能节约100万吨的用水。”大金氟化工(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西村啓伸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在2028年实现工厂整体的废水零排放,目前他们正朝着这个目标持续努力。
近年来,常熟高度重视节约用水工作,坚持“节水优先”,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国家节水行动,先后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第一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太湖流域片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十佳案例”等荣誉称号,累计创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学校、节水型单位等各类节水载体365个,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水安全保障。
在工业领域,本市严格执行计划用水管理、节水“三同时”、节水评价等制度,开展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等工作,压控用水总量,提升用水效率,引导印染等高耗水行业转型升级和节水技改,鼓励企业使用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推广节水贷、水权贷等绿色金融服务,打造节水标杆企业。2024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21.27%和21.72%,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在农业领域,本市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大力推行高标准农田和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推广低压管灌、喷灌、微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截至2024年底,全市永久基本农田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总面积达38.91万亩、占比达84.4%;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704,为苏州最高。
此外,常熟广泛推广节水型器具,实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完成自来水深度处理工程建设,持续开展供水管网改造,配套建设雨水利用设施,2024年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5.99%。同时,全市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对用地面积超2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统一要求配套建设雨水利用设施,实现雨水调蓄,并鼓励城市绿化、市政环卫等单位使用再生水,2024年全市非常规水利用量达5332万立方米。
从工业循环到农业滴灌,从科技治水到全民节水,这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正以“水润常熟”的生动实践,为江南水乡绘就可持续发展的治水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