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破题基层治理_常熟新闻网-今日头条
i常熟
常熟发布
202505/0815:28
来源:常熟新闻网

党建领航破题基层治理

文/融媒记者 张雨嘉

自2024年5月组建以来,市委社会工作部以“强基固本筑体系、靶向破题优服务、多元共治提质效”为主线,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与民生服务升级同频共振。从组织体系的“根系延伸”到治理难题的“精准破题”,再到民生服务的“提质升级”,市委社会工作部以“三驾马车”驱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让“红色引擎”持续释放强劲动能,成功打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常熟经验”。

党建引领强基固本:织密组织网,架起民生“连心桥”

基层治理,关键在党,重点在人。为提升基层治理队伍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其他部门举办“强基提能、递进培育”专题培训班,全市各镇(街道)83名一线骨干参训。培训课程涵盖党建引领、矛盾调解、心理疏导、社会组织协同等领域,还安排实地考察学习杭州先进社区治理经验,并通过夜课堂开展互动研讨。参训人员围绕村级财力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等难题深入交流,形成一系列务实解决方案。此次培训显著提升了社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与实战水平,形成的可推广经验有力推动“赋能计划”落地。

这场培训是“赋能计划”的生动实践。结束后,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成果转化为长效机制,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社区工作者“赋能计划”,建成培训师资库与实践基地,推动持证社工比例提升并实现高级社工“零突破”,为基层治理人才成长提供保障,实现专业化水平飞跃。在此基础上,该部以“调研走访+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夯实基层治理组织根基: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开展“五进五问”,走访179个站点、访谈1078人次,收集问题140个,通过选聘8名新业态先锋观察员、建立“新就业群体—志愿者—社工”微信群,实现精准服务;在新兴领域开展党建攻坚,推动平台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100%、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组建率超80%,筑牢组织底盘。

在机制建设上,市委社会工作部依托“民呼我为”“社情民意联系日”等制度,联动市信访局征集人民建议12条,建立341个村(社区)党建观察点与198个新业态站点直连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一网通办”。梅李镇聚沙西村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中成效显著,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大会的典型案例,彰显了组织体系赋能基层治理的强大实践成效。

靶向攻坚破题解题:聚焦痛点难点,激活治理“新动能”

在基层治理进程中,各类痛点、难点问题不断涌现,如“小马拉大车”“新就业群体融入难”等。面对这些挑战,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市监局、数据局、住建局等部门,创新开发“常熟小哥码”,成功打通封闭式小区外卖配送“最后一百米”。“常熟小哥码”上线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62个站点的3920名外卖骑手完成登记注册。使用该码后,每单配送平均节省3至4分钟,客户投诉率下降15%。通过“常熟小哥码”,行业监管部门能够实时掌握骑手登记信息、站点管理信息等数据,为后期信用监管筑牢基础;小区物业管理方可以根据扫码信息快速核实骑手身份,更方便地指引和规范骑手配送行为;外卖站点和骑手也能依据扫码数据,在配送过程中产生纠纷时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市委社会工作部精准施策、创新破局,出台“为马赋能”22条措施,建立风险研判月报制度,及时化解13个苗头性问题,切实推动基层减负增效。针对新就业群体,推出《关爱五大专项行动工作清单》30条举措,联合人社、总工会签订权益保障协议。

除开发“常熟小哥码”、解决封闭式小区进门难问题外,市委社会工作部还建成82个“新就业群体友好点位”,暖“新”服务覆盖超4.2万人次。

在城乡治理协同推进过程中,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化“百会联村、助力振兴”行动,直播助农等10个重点项目蓬勃开展,有效带动乡村产业发展。通过“社工+志愿”双联动,实施停车难整治、“一老一小”服务等320个社区项目,50多家“两新”组织领办近百件民生项目,“60帮80”老年邻里帮扶等品牌项目成为邻里互助的典范。数据显示,全市市场化物业小区自治组织组建率达95%,动迁安置小区实现自治全覆盖,基层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多元共治创新创优:深耕民生服务,绘就幸福“同心圆”

市委社会工作部紧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定位,按下红色资源“赋能键”,以“志愿微力”构建假日文旅新生态。通过整合文化文艺、应急救援等领域的50余名专业志愿者,创新打造“红色课堂+集章打卡+亲子研学”沉浸式文旅项目矩阵,特别组建30余人的学生志愿团队,注入青春服务动能。沙家浜景区作为实践样本,首创“青春店长”特色岗,学生志愿者在红色书屋担任文化传播使者,不仅推介革命文创、讲述红色故事,还同步开展文明引导、文化传承行动。

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持续深耕细作,形成“点线面”融合发展格局。“虞城假日之旅,志愿服务同行”年度活动开展760场次,180名专业社工带领9000余名志愿者构建“社工引领+多元参与”服务网络,聚焦民生痛点打造“一街一特”“一社一品”差异化项目,让志愿红成为基层服务的亮丽底色。

在平安建设战场上,市委社会工作部以“精准滴灌”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联合公检法、工商联推进“虞商红锋·乡安无事”工作机制,推动20家异地商会参与平安常熟建设,形成“以商助治、以治促安”的联动模式;试点“平安吹哨人”制度,制定标准化《吹哨事项清单》,规范问题处置全流程,构建“全民参与、闭环管理”的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发现”转型。民生服务保障方面,市委社会工作部针对新市民与新就业群体,累计开展暖“新”活动近200场次,向34名困难新市民发放援助基金11.9万元;“强基提能惠民三年行动”成效显著,首批8个重点帮促村摘帽出列,第二批9个村帮扶项目有序推进。如今,涉劳务中介维权线索同比下降15.6%,民生“幸福账单”持续扩容,群众获得感随治理效能提升而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