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足球名片 激发城市活力 常熟推动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_常熟新闻网-今日头条
i常熟
常熟发布
202507/1409:35
来源:常熟新闻网

擦亮足球名片 激发城市活力 常熟推动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文/融媒记者杨之洲

“苏超”热浪席卷全国,全国人民的目光聚焦江苏足球。“常熟足球”是其中一抹亮眼的色彩,9名经市足协注册登记的运动员走上“苏超”赛场,成为常熟足球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赛事体系完备

足球人才出圈

肥沃的足球土壤,培育出了优秀的足球人才。

今年3月底,作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善的县域足球盛事之一,常熟市足球协会2025年足球联赛启幕。本次联赛共有52支队伍、1100多名足球爱好者参与,涵盖超级、甲级、乙级、丙级四级升降级联赛,以及满足中老年群体需求的“45+”快乐足球联赛。这样的赛事设置极具包容性,让不同水平、不同年龄的足球爱好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参与足球的热情。

在更高水平的“苏超”联赛中,9名常熟市足球协会联赛注册球员参赛,其中常熟赛客天姿足球俱乐部的徐睿、汤益鸣、陈煜,常熟莫城精英足球俱乐部的陈伟、蒋孝慈,常熟飞语足球俱乐部的黄一超、曹斐,常熟银行足球俱乐部的肖徐辉等8名球员代表苏州队出战;常熟城北足球俱乐部的王阳代表泰州队出战。

他们在常熟市足球联赛中得到充分历练,在“苏超”赛场上熠熠生辉:6月29日,在苏州队和扬州队的较量中,下半场第52分钟,徐睿为苏州队再进一球,将比分优势扩大至2比0;6月14日,在泰州队与扬州队激烈对抗中,王阳在比赛第88分钟补射破门,成功为泰州队扳平比分。

夜幕降临,星光体育公园,青少年足球培训如火如荼;琴湖体育公园,民间自发组织的琴湖杯足球联赛已进入收官阶段。从有组织的足协联赛,再到民间联赛,各类赛事虽没有职业赛场的高压,却有同样纯粹的热爱,进一步扩大了足球爱好者的展示舞台,推动足球运动氛围日渐浓厚。

优化教育体系

壮大足球人口

6月17日下午3时,崇文小学的绿茵场上,一场校园足球赛正在进行。

作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崇文小学致力于让学生实现从“在场边看人踢”的旁观者,到“在课堂学会踢”的尝试者,再到“在球场我要踢”的参与者的转变。学校全面优化升级足球教育体系,在三至六年级学段系统开设足球课程,在每日大课间开设足球游戏,精心打造足球社团,将足球运动融入学习和生活。

以崇文小学为代表,全市41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所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足球)学校积极推广足球运动,壮大足球人口。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聘请了曾入选塞尔维亚U16国家队、征战塞尔维亚足球二级联赛的米兰担任体育老师,为学生带来专业、国际化的足球视野和训练方法。

随着校园足球的发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足球比赛和“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等大型赛事的参赛队伍、参赛人数均屡创新高。顺势而上,体育部门积极筹办了常熟首个青少年足球联赛——常熟市青少年俱乐部联赛暨校园足球精英联赛,采取主客场赛制,每周比赛,弥补了“杯赛”场次较少的短板,进一步提升了青少年足球竞技水平。

此外,常熟市体育运动学校与社会青训机构合作开展足球人才培养,拓展选才育才渠道,向上输送曹小东、刘煜磊、张俊杰、陈子凡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各类赛事和青训紧密结合,让“苏超”等赛事拥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人才储备,推动足球运动在常持续高质量发展。

打造招引名片

实现流量变现

足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体育运动范畴,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

2007年,德国大陆汽车常熟首任总经理迪特里西斯率队赴中国考察投资地点时,常熟招商团队偶然发现他是个足球迷,便成立“招商足球队”,以绿茵场为纽带,促进交流、增进感情,最终成功吸引德国大陆集团投资。截至目前,该集团在常熟高新区已成立3家企业,总投资超4亿美元。

“昆承杯”足球赛历经六届,从一个仅有12支队伍、300名球员参与的小型赛事,成长为拥有24支队伍、来自十几个国家的400多名球员参与的品牌赛事,实现了从单一体育赛事到政企联动、产业协同重要纽带的转变,推动科技、体育、健康、旅游与制造服务等多元业态深度融合。

一个重视足球、赛事氛围浓厚的城市,往往会被贴上“年轻、开放、有活力”的标签,而这正是当前许多青年人才所重视的。董浜镇首届足球联赛拉开序幕,琴川街道机关工会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五人制足球友谊赛开赛,经开区“海棠常开杯”暨常熟市汽车产业链足球比赛落幕……在“苏超”热度的影响下,常熟其他板块也纷纷发力,以球为媒,打造赛事招引新名片,建设比其他城市“先懂你”“更懂你”的安居场景、科创空间,努力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正视差距不足

寻求发展良方

日前,苏州市政府办公室向10个县区板块转发《苏州县区级足球青训中心建设工作指南(2025—2027年)2.0版》。

对标对表最新要求和周边县市,常熟尚有差距。常熟的足球场地大多在社区或学校,部分场地缺乏照明设施。就赛事品牌效应看,常熟的赛事多为市级联赛,尚未形成高水平交流竞技平台。

正视差距,精准发力,将差距转化为追赶的动力,常熟才能走出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常熟市辛庄中心小学女足起步较早,成绩突出,相关部门不妨以此为突破口,举办女足邀请赛,打响常熟女足品牌,打造品牌赛事。常熟相关部门已积极行动起来,全力盘活存量资源,在节假日有序开放学校足球场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足球场地建设,逐步提升人均公共足球场地面积,同时深化体教融合,构建“校际赛+俱乐部赛”双轨竞赛体系,推动全市中小学将足球纳入课后服务特色项目,强化组织、资金等全流程保障,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发展。

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