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20余万学子迎来秋季开学 特色“第一课”点亮成长新征程_常熟新闻网-今日头条
i常熟
常熟发布
202509/0210:09
来源:常熟新闻网

全市20余万学子迎来秋季开学 特色“第一课”点亮成长新征程

文/融媒记者葛洁

9月1日,全市20多万名中小学生迎来开学第一天,沉寂了一个夏天的校园瞬间恢复了往日的活力与生机。新学期伊始,全市各中小学精心策划、因地制宜,从科技启蒙到红色传承,从榜样引领到安全教育,打造了一堂堂特色鲜明的“开学第一课”,为学子们开启新学年新征程。

科技启蒙点燃创新火种

上午8时,实验小学校园里热闹非凡,一年级新生们的“开学第一课”以别开生面的科技启蒙拉开帷幕。学校创客社团与“小飞手无人机”社团的老师,带着高年级学生搭建的物联网设备来到新生面前,小巧的智能装置与灵活穿梭的无人机,瞬间点燃了新生们的好奇心。“我看到了很多和生活相关的小科技,以后也想成为发明这些科技的人。”新生颜逸珵和小伙伴兴奋地说。

与此同时,学校“三味书屋”内的“强国复兴有我”集邮展吸引了大批学子。从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到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从科技突破的高光时刻到文化传承的璀璨星河……一枚枚小小邮票串联起百年征程的厚重与荣光。“看着邮票里战士们冲锋的画面,我才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英雄们流血牺牲换来了现在的强国生活。”学生黄安弛深有感触,爱国情怀与强国担当的种子在心中悄然扎根。

“我们以‘追光’为新学期开学季主题,希望为孩子们搭建多元成长的阶梯。”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吕明婕介绍,学校同步启动“追革命英雄之光”“追身边榜样之光”“追科技发展之光”三大行动,将爱国情怀与科学梦想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引导他们带着信念与热爱,在新起点上向阳生长。

红色润心传承革命基因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上午7时45分,沙家浜中心小学京剧馆内传来悠扬的唱腔,一场红色主题表演正在上演。高年级学生身着戏服,在老师指导下演绎《沙家浜》经典选段,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台下的新生们看得入神,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每次排练和表演,我都能更深刻地理解沙家浜军民团结抗敌的故事,也更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意义。”参演学生夏梓欣擦了擦额头的汗,语气中满是自豪。

作为扎根沙家浜红色沃土的学校,沙家浜中心小学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构建了“分层递进”的红色教育体系。活动中,低年段萌娃聆听“小阿庆嫂”宣讲团讲革命故事,在心中播下革命智慧的种子;中年段少年参与协作运粮、游击对抗等游戏,体验烽火岁月的团结与担当;高年段学子走进戏曲品鉴营,听纪念馆讲解员讲沙家浜抗日故事。

“红色基因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要融入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校长赵秀芳表示,学校希望通过分层设计的红色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听故事”到“悟精神”,再到“学行动”,真正让红色基因渗透到每个孩子心中。

多元活动筑牢成长根基

从轻松的假期切换到紧张的校园生活,如何帮助学生快速调整状态?开学首日,各校聚焦“成长适应”,通过心理疏导、经验分享、安全教育等多元活动,为学生搭建“过渡桥梁”,筑牢新学期成长根基。

在游文小学,“心诚致远,雅行启新”的开学主题随处可见,一系列暖心活动让校园充满温情。在“心晴打卡站”前,学生们手持画笔,用纯真笑脸“点”亮开学第一天;在“心育班会课”上,老师通过互动游戏,引导学生分享假期感受与开学心情,学会正视并调节情绪;在“心理团辅”中,同学们在协作游戏中拉近距离,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安全感。国旗下讲话环节,校长为学子们送上心理调适小贴士,鼓励大家以积极的状态迎接新知识、新挑战,在成长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对于刚踏入初中校园的新生而言,课程难度提升、学习节奏加快是不小的挑战。实验中学湘江路校区特意将“开学第一课”聚焦成长适应,通过专题讲座帮助新生理解初中学习的特点与要求。“以前觉得历史就是背知识点,听老师讲解后,我才发现历史这么有趣,也明白了学习要找对方法。”新生汤逸墨兴奋地分享着收获。

针对新生的困惑,学校迅速给出“解决方案”。老师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校园规则,帮助学生树立规范意识;初二年级的学长学姐现场分享学习方法,为新生“传经送宝”。

“学长学姐讲的‘课前预习划重点’特别有用,我已经记在笔记本上了。”新生蔡文嫣信心满满地说,“接下来我要跟着方法学,主科抓基础,副科多积累,争取尽快适应节奏,考出好成绩。”


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