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日报讯(融媒记者张绿漪)日前,在2025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常熟经开区以《声学领域“四链融合”助推专精特新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成功入选“专题类—市场环境”典型案例,并荣膺2025年度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成为全国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的典范。
近年来,常熟经开区锚定科技自立自强目标,创新实践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模式,聚焦减振降噪、车载声学、海洋声学三大战略领域,以“创新集成、平台集能、人才集聚”为引擎,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目前,这里已汇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等8个顶尖研发人才团队,声学领域企业超百家,规上产值规模逼近300亿元。其中,“常熟市声通信产业集群”更是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展现出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平台建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常熟经开区高标准建设江苏省声学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声学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同时,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打造的声学联合检测中心,已取得CNAS、CMA资质,构建起完善的检验检测、认可认证服务体系。此外,经开区还联合南京大学、中国声学学会等重点单位,落地多个前沿声学创新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工学院声学技术现代产业学院获批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专业人才。
在深化产创融合方面,常熟经开区动作频频。经开区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合作,布局重大装备与基础设施集成基地(常熟园区);携手南京大学共建声学人才培养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设立的“声谷创新基金”为具有技术突破性和产业带动性的声学创新课题提供专项支持,加速成果转化进程。在此过程中,一系列成果令人瞩目:引进南智芯材实现全球最大直径高品质铌酸锂材料批量化生产,打破国外长期垄断;助力亨通华海创建江苏省海底通信与感知重点实验室,推动深海科技和智能装备产业实现创新突破。
随着产业发展,常熟经开区的载体功能也在不断完善。以产业为根基、项目为支撑、载体为保障,经开区高标准建设声谷科技产业园、长三角(常熟)国际先进智造产业园等一批先进声学制造产业载体,全力打造集科技创新、企业生产、声学展示、商业配套、服务公寓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科创综合体,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展望未来,常熟经开区将充分发挥苏州北向拓展桥头堡的区位优势,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重点聚焦“创新策源能力提升、产业集群能级跃升”,大力推进环境声学、电声学、海洋声学产业集群建设,向着“全国声学产业创新高地”的目标全速迈进,持续书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