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媒记者冯碧珩
近年来,常熟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凝心聚力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锦绣江南新图景。
农业发展成色足
走进常熟农科所的试验田,仿佛步入一座露天的基因库。技术人员穿行在上万种水稻育种材料中,俯身记录每一株的性状表现。这些看似微小的数据,最终将汇成培育优质新品种的科学基石。
截至目前,常熟农科所已成功通过48个水稻品种的审定,其中6个品种米质达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为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常熟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提供了底气。常熟正充分发掘新建繁种农场的潜力,聚焦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做强做优农业“芯片”。
做强一粒米文章、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只是常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8%,粮食总产量24.36万吨、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3万亩次、水产品养殖面积稳定在9万亩,连续2年实现能繁母猪存栏富余指标转让,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田比例达84.4%,本市现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个。
片区建设提品质
在不久前落幕的首届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博览会上,来自常熟的澳洲淡水龙虾备受瞩目。苏州恒洋澳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科技研发,成功将销售期延长两个月,让这只龙虾从江南水乡游向了世界餐桌。
这只龙虾源自常熟“滨河智谷”农业科创发展片区。在这片3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一粒米”到“一碗饭”、从“一只虾”到“一条链”、从“一朵花”到“一片景”的产业蜕变正在上演。作为全市五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之一,“滨河智谷”以种业创新为核心,聚集了常熟农科所以及恒洋澳龙、华冠园创等农业领军企业,形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常熟模式”,不仅带动了整个农业产业链发展,还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着片区产业蓬勃发展。
片区化发展,正推动常熟乡村从“单打独斗”走向“美美与共”。今年,常熟五大片区重点布局项目212个,年预计投资约45.2亿元。各片区依托产业特色构建差异化路径,共同绘制出一幅高水平示范、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现实图景。常熟累计建设各级各类美丽乡村3794个、覆盖率82%,“五治融合”治理模式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自然村覆盖超95%,该治理模式被纳入《苏州市深化农村改革行动方案》《苏州市农村发展集成改革方案》,蒋巷村“乡情工作法”更是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务实管用乡村治理方式推广。
科技强农添动能
在常熟经开区(碧溪街道)新苑村,一场“数字革命”正在悄然发生。作为江苏省首批高标准农田“五化”建设示范区,这里以“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五大引擎,推动传统农业跃入“智慧时代”。
通过归并整理以及对田块布局的科学优化,“五化”项目区不但新增了30余亩农田,还成功打造出连片条田。但变化远不止于“面貌”——真正的颠覆藏在“智慧大脑”中。项目智能决策指挥中心大屏上,土壤墒情、气象虫情、农机动态实时跳动;无人机自动巡田回传数据,灌溉系统按需启闭,施肥喷药全由云端预设航线。智能系统通过99个智能闸阀和物联网设备构成这片区域的“神经中枢”,使灌溉用水效率大幅提升,年节水量达20万立方米。农忙时节,智能调度系统让农机作业效率翻倍,真正实现“排兵布阵”般的管理。
绿色,是这场变革的另一底色。10.55公里生态沟渠如绿色血脉贯穿田间,物联网杀虫灯和湿地净化系统助力农药减量15%,农田退水实现循环利用,“生态与生产共赢”在这里有了生动诠释。
更令人期待的是,今年下半年,华东首个无人农场项目“伏羲农场”将在此开工。该项目将实现全域智能感知、智能决策和精准化种植,全面提升区域农业智能化水平,在服务新苑村的同时,更将辐射常熟乃至苏州,让“智慧农业”真正走入田间地头。
科技强农,正在重塑常熟农业的形态。常熟已拥有苏州唯一的国家级科技小院、首家江苏省林草种质资源库,目前还在创建全省唯一的水稻标杆示范基地,有力推动农业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强村富民增福祉
9月,苏州湖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熟醉大闸蟹,开启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旅程。它们被运往柬埔寨,端上海外餐桌,让当地食客第一时间品尝到这款地道江南美食。作为苏州地区目前唯一一家同时能出口生鲜阳澄湖大闸蟹及熟制大闸蟹的企业,湖强农业今年预计活蟹出口将突破10吨,熟制蟹可达5吨。
推动大闸蟹产业开拓更广阔市场,成为这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壮大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近年来,湖强农业坚持走大闸蟹养殖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的现代农业道路。同时,企业还致力于大闸蟹精深加工,已研发出熟醉蟹、蟹黄酱、蟹黄拌面、蟹肉月饼等蟹制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发展自身的同时,湖强农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养殖户抱团发展,辐射面积达3万多亩,帮助养殖户平均每亩增产1000元以上,实现共同致富。
目前,常熟拥有这样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140家,数量居苏州第一,拥有全国第二批家庭农场典型案例1家、省级家庭农场典型案例1个。本市还先后承担9项省级及以上农村改革试点试验,数量居苏州首位,农宅归并移位、农业“双层经营”等经验获部省领导肯定。今年,常熟还获批成为全省唯一的2025年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