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媒记者张怡心
日前,在经开区新建小市村片区工业厂房项目(仁烁光能定制厂房)的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紧张有序地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这里,正生动演绎着产业发展的“速度与激情”,而背后强大的助推器,正是常熟持续深化审批服务改革、大力推行的“拿地即开工”审批新模式。
据了解,该工业厂房项目南邻仁烁光能(苏州)有限公司已建厂区,总建筑面积近6.9万平方米,主要服务于仁烁光能二期项目的扩产需求,计划于2026年年底竣工。该项目实现了“拿地即开工”,按下了整体建设的“加速键”。
所谓“拿地即开工”,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审批服务模式。它通过将项目审批服务全面前移,打破了过去“土地出让后审批”的传统串联流程壁垒,创新推出了土地手续办理与各项审批环节并行推进的并联模式,实现了从“等地期”到“加速期”的无缝衔接,最大限度压缩了项目开工前的等待时间。
在常熟,这一模式有着明确的标准:对于以出让方式新供地的工业项目,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获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直接发包项目不超过30个工作日,招标发包项目不超过40个工作日,即可认定为“拿地即开工”。新建小市村片区工业厂房项目更是将这一速度提升到了新高度——从签订土地合同到颁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仅用短短7个工作日,再次刷新了“常熟速度”的纪录。
对于仁烁光能而言,这并非企业首次感受到“常熟速度”的魅力。自2022年落户经开区以来,该公司的项目建设便不断刷新纪录:曾创下“1天9证”“摘牌即开工”的“常熟速度”,以及1年内实现设备搬入的“仁烁纪录”。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常熟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倾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精准服务的坚实支撑。
“拿地即开工”带给企业的,远不只是时间成本的节约。审批周期的大幅缩短,意味着项目能更早建成、更早投产、更早产生效益,直接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使其能将更多精力与资源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和增量扩产,从而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响应速度。常熟经开区审批局规划建设科科长王建中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企业能够迅速启动建设,心无旁骛地谋发展。”
高效的审批服务,如同打通了项目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而这“最后一公里”的畅通,正迅速转化为产业能级跃升的“最先一公里”。优质的营商环境释放出强大的“磁吸效应”和蓬勃的产业动能。仁烁光能在常熟稳稳扎根、快速成长的同时,其龙头带动效应也日益显现。常熟顺势而为,通过以仁烁光能为代表的链主企业进行产业链精准招商,成功引进了德沪、材装、乐成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有力推动了当地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完善与能级提升,形成了“引进一个、带来一串、辐射一片”的良性循环。
在常熟,“拿地即开工”的便捷已非个例,而是渐成常态。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9月22日,苏州大市共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133个,其中常熟占据22席,数量位居苏州各县市第二。这些项目覆盖了政府投资、民生公益、产业发展等多个关键领域,是常熟高效审批和优质服务能力最直接的体现。
常熟的改革步伐并未止步于“开工快”。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常熟还推出了全时空、全链条服务体系,将服务延伸至项目竣工后的阶段。通过提前介入验收指导、优化配套设施接入流程等举措,着力推动“拿地即开工”与“竣工即投产”的无缝衔接,持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