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媒记者张雨嘉
从“衣被天下”的制造基地,迈向“数智引领”的产业高地,常熟纺织服装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重构。依托覆盖“原料—面料—设计—制造—销售”的全产业链基础,这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科技赋能效率突破,以户外拓展增量市场,以时尚提升品牌价值,形成“三角支撑”的产业新范式。从波司登的AI设计革命,到“常熟杯”汇聚全球创意,再到江南“冲锋衣之都”的加速崛起,常熟正为传统制造业转型提供一套可复制、可落地的实践样本。
科技破壁:从“单点智能”迈向“全链数联”
在常熟,科技赋能已深入服装产业的每一环节,从创意设计到终端销售,形成闭环式智能生态。
龙头企业率先探路。波司登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发的“BSD.AI美学大脑”系统,不仅革新设计工具,更重塑产业逻辑:该系统整合数十年设计数据与全球流行趋势,实现从灵感到虚拟成衣的全流程数字化,头样开发周期从100天压缩至27天,样衣成本降低超60%。其智能制造基地构建了“72小时快反供应链”,最短交付周期仅7天,年ODM/OEM运动户外服饰超2300万件;仓储环节引入AI排产系统,日配送能力突破50万件,也为实现“2038年运营净零排放”目标奠定了基础。
中小企业同样活跃。在苏州尚瑭数智文化产业园,霖润智能的“妙思门”系统重塑服装商拍流程:企业只需让假人模特身着样衣,2小时内即可生成不同肤色与场景的数字模特图,商拍成本从每件400元降至40元,该系统已服务南瓜谷、日禾戎美等百余家企业;量子行星的AI数字人进入直播场景,提供24小时智能导购服务。截至目前,常熟已有70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建成50余家市级智能车间,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提升35%,“小单快反”成为常态,响应时间缩短至7天。
“数智生态”也在持续构建。常春藤国际人才港引入贝塔科技、美舫科技等企业,研发AI智能制造软件破解个性化生产难题;京东服饰打造的产地官方旗舰店,依托路捷鲲驰集团的AI选品技术与京东消费数据,实现“以销定采、一件代发”,既减轻企业库存压力,又快速响应市场趋势,让“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成为现实;苏州AI青年创业产业园集聚31个AI团队,形成“设计AI+数字人+跨境电商”的协同网络,推动AI技术向面料研发、绿色生产等领域延伸,实现科技从“单点赋能”到“全链驱动”的升级。
户外突围:从“单品突破”到“生态闭环”
常熟有着“山水城”一体的自然禀赋和全国体育先进县(市)的基础优势。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雄鹰线”累计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同比增长约40%。“跟着‘雄鹰’漫游常熟城”,已成为一种区域认同的生活方式。
以山水突围,常熟紧扣《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鲜明要求,将“一城山水自在生活”的惬意与活力,闪耀在江南“户外运动第一城”的青山隐秀、三湖如镜中。
产业链优势是常熟的核心底气。作为全国最大绒类产品基地之一,常熟拥有超2万套面料精密加工设备,年开发新型面料超千种。新凯盛、金旭针织等企业突破防风、防水、轻量化等关键技术,成为安踏等一线运动品牌的面料供应商,年供应额近300亿元;2025年,广东骆驼服饰将第二总部落户常熟,聚焦户外面料研发与销售,进一步巩固上游优势。常熟还联合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共建产学研平台,推动功能面料国产化替代,助力户外企业降本增效。
龙头企业的引领塑造常熟户外品牌辨识度。波司登推出的冲锋衣系列,以“荷叶拒水技术”为核心卖点,推出“三合一”穿搭方案,覆盖都市通勤、徒步露营等多场景;品牌还将虞山国家森林公园“雄鹰线”、尚湖风景区等生态资源转化为产品“天然试炼场”——徒步爱好者实地测试新款冲锋衣,企业根据反馈数据持续优化产品,形成“场景—产品—用户”的良性循环。2025年6月,苏州市户外运动服装产业联合会在常熟成立,推动企业协同、标准统一与资源整合。
场景创新促进户外产业与城市文化融合。常熟以“商贸+文旅”为路径,打造“环湖线”“湿地线”等精品户外路线,将冲锋衣、速干衣等产品融入江南山水的使用场景;云裳消费小镇的直播电商基地,通过“产地直播”吸引消费者,2024年,常熟抖音直播电商交易额达772.3亿元,同比增长17.73%,其中户外服饰作为核心品类贡献突出,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时尚焕新:从“设计集聚”到“品牌升维”
常熟以“时尚”为突破口,集聚创意资源,提升品牌价值,推动产业从“制造端”向“消费端”认知升级。
“常熟杯”时尚设计大赛是创意集聚的关键载体。2025年,这项拥有16年历史的赛事以“时尚·科技”为主题焕新升级:首次引入AIGC技术实现“时尚设计稿一键生成模特走秀视频”,加速创意向可视化时尚作品转化;吸引1127位选手参赛,涵盖135位职业时尚设计师及来自7个国家的14位海外时尚创意从业者;评委阵容新增国际时尚商业专家,模特选择贴合中国时尚审美与商业市场需求,打破“时尚秀场”与“消费市场”的壁垒。大赛设置超50万元奖金池,并同步提供时尚供应链对接、品牌合作孵化等落地支持,让创意真正转化为时尚产品。
校地协同成为时尚资源赋能人才升级的核心抓手。6月12日至13日,常熟赴北京开展聚焦“服装产业时尚化转型”的专项招商活动,重点对接国内时尚教育与科研领域的标杆——北京服装学院。常熟与北京服装学院签署时尚领域专项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时尚人才共育、时尚平台共建、时尚资源共享、时尚成果共创”为协同模式,共同构建聚焦时尚领域的产教融合一体化实践创新基地,打造集时尚产业趋势研判、时尚设计技术创新、高端时尚人才引育于一体的全链条时尚创新创业平台,并联合推进实施产业创新创业计划。此次合作为常熟注入前沿时尚设计理念、专业人才与创新技术,夯实“时尚焕新”的底层支撑。
品牌矩阵的时尚化升维持续夯实“常熟服装”IP能级。波司登、雪中飞等国民品牌通过“时尚设计+场景化表达”领跑行业;常熟孵化了“南瓜谷”“洛哥”等1700余个新锐时尚品牌,通过直播电商精准触达年轻时尚消费群体。2024年常熟直播电商GMV达1152.9亿元,集聚近7万名电商从业者,“线上线下双千亿”的时尚市场格局已成型。此外,常熟主动对接高端时尚赛道,2024年引入日本高端户外品牌“高得运”中国销售总部,2025年与安踏集团探讨产业链整合,推动“常熟制造”向“常熟创造”升级。
从科技赋能的全链效率革命,到户外赛道的产业生态构建,再到时尚驱动的品牌价值跃升,常熟服装产业带的转型,是一场“三位一体”的系统性进阶。展望未来,随着“京东设计”“京东制造”等项目落地、AI技术向绿色生产加码、户外场景与文旅资源深度融合,这座千亿产业之城将稳步从“中国服装名城”迈向全球纺织服装的“创新策源地”。其“产业链协同、数字赋能、场景创新”的发展范式,将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常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