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日报讯(融媒记者葛洁通讯员尹德彩)日前,记者从常熟海关了解到,前三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254.7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分别高于江苏省2.9个百分点、苏州大市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38.1亿元,增速13.3%;进口316.6亿元。9月单月进出口总值147.6亿元,同比增长19.9%,连续12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占比超六成,加工贸易增速明显提高。前三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806.8亿元,增长6.3%,占全市外贸总值的64.3%,为外贸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工贸易作为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方式,发展活力持续释放,进出口219.1亿元,增长17.9%,增速较上半年提升11.7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增长46.8%,成为外贸增长的重要助力;保税物流进出口68.6亿元。此外,市场采购出口152.4亿元,增长33.9%,对全市外贸增长起到明显上拉作用。
外贸主体方面,民营企业持续发挥稳外贸“主力军”作用,增速显著高于整体水平。前三季度,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达到3123家,同比增加216家,外贸主体队伍不断壮大。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714亿元,增长20.3%,较外贸整体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占全市外贸总值的56.9%,在稳外贸中占据核心地位;外资企业进出口525.4亿元,占比41.9%;国有企业进出口15.4亿元,占比1.2%。
在贸易伙伴拓展方面,常熟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东盟贸易保持活跃,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潜力持续释放。前三季度,东盟作为常熟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246.9亿元,增长22.9%,增速高于整体13.6个百分点,占比提升2.2个百分点至19.7%,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的全面完成为区域和全球贸易注入更多确定性。同期,常熟对欧盟、日本、韩国分别进出口174.4亿元、143.5亿元、77.5亿元,分别增长2.5%、2.6%、1.6%,三者合计占比31.5%;对美国进出口128.1亿元,占比10.2%。截至前三季度,常熟已与197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较去年同期增加11个。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610亿元,增长12.3%,占全市外贸总值的48.6%,充分展现出强劲的贸易潜力。
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进一步向“新”向优发展。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462.2亿元,增长20.9%,占出口总值的49.3%。其中“新三样”产品出口52.1亿元,绿色产品锂电池表现亮眼,增长54.3%;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277.8亿元,增长5.1%,占比29.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34.5亿元,增长12.3%,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产品增速分别达57%、47%,凸显出常熟外贸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地位,向“新”向优发展更进一步。
进口产品结构上,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大宗商品实现增长,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前三季度,进口机电产品147.1亿元,增长3.8%,占进口总值的46.5%,其中,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半导体制造设备、医疗仪器及器械等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增长势头迅猛,分别增长120.7%、48.7%、39.6%;进口基本有机化学品39.5亿元、纸浆32.3亿元。大宗商品方面,进口铁矿砂8.7亿元,增长31.4%,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7.9亿元,增长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