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6月,规上工业总产值达7.67亿元,同比增长17.28%;工业投资4.4亿元,同比增幅29.6%……记者7月11日从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获悉,该街道上半年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数据高增速从何而来?记者走进这座江苏“百家名镇”一探究竟。
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
盘活存量,焕发低效用地新动能
7月11日上午,位于东坝街道的南京鑫智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1.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内焊花飞溅,工人们正加紧生产各类金属罐体。
该公司从事智能药化非标压力容器的研发生产,产品多应用于医药、化工等领域。记者在车间存储区域看到,从直径不足30厘米、高约1米的小型罐体,到直径达5米的大型容器,再到高达40多米的巨型塔器,各类定制金属罐体在专业支座的固定下有序排列。
公司现场负责人王锴介绍,公司总占地40亩,2023年取得该地块,规划新建了2栋厂房和其他配套设施。在街道帮助下,今年6月开始正式生产,目前在手订单1000多万元,预计今年可完成销售2000万元。
看着企业紧张有序的生产场景,东坝街道企业服务中心主任陶勤贤感慨道,这里原来是一家化工企业,后来因产业政策调整和经营不善而停产多年,厂区就此荒废闲置。随后街道多次介入,积极盘活这处废弃厂房。2023年,该地块通过司法拍卖引入鑫智项目。
盘活低效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能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东坝街道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盘活辖区低效产业用地。不完全统计显示,东坝街道近三年累计盘活低效用地300余亩,先后引入江苏银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海特迈高新材料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其中3家已培育成规上工业企业,还有3家今年有望培育成功。
以商引商,构筑招商引资“强磁场”
“以商引商”被视为招商引资方式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一种,往往可以通过一个企业引来多个配套企业,进而助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江苏华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楼走廊两侧墙上整齐悬挂的5个铝制汽车零部件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是该企业设计研发的产品样品。穿过一道玻璃门,技术中心实验室3名技术人员正进行设备调试,身旁标有“照射中”字样的数字成像设备正在运行。
“我们企业去年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新型液冷板、电池盒箱体、双极板等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该公司技术总经理沙斌介绍,目前企业租赁了2.3万多平方米厂房开始样品设计,并进行试生产,预计2个月后批量生产。同时,企业拿到了35亩工业用地,准备新建1栋厂房及研发中心。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形成年产新能源汽车新型液冷板、电池盒箱体、双极板50万件的生产能力。
企业为何选择落户高淳?沙斌解释,多亏中铭汽车零部件(南京)有限公司的“牵线搭桥”。2019年落户东坝街道的中铭公司是一家提供汽车零部件功能性涂层解决方案的企业,去年产值达5900多万元,今年预计达8000万元。为了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中铭联系华智负责人来淳创业,经过一番考察后,江苏华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正式落户高淳。
“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凰”,华智项目是东坝街道“以商引商”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东坝街道千方百计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为街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仅今年该街道就实施市区重大产业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42.25亿元,目前已全部开工,除3个在建建设类项目外,其余项目均已投产或部分投产。
“优”无止境,拼出服务保障“硬实力”
炎炎夏日,位于东坝街道工业园的银淳高等级硅钢绝缘新材料生产项目施工现场塔吊耸立、机械轰鸣。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江苏银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纲激动地说:“多亏街道的贴心服务,项目实现了‘五证+两书’齐发,开工时间至少提前两个月。”
银淳高等级硅钢绝缘新材料生产项目是今年的市重大项目之一,总投资5亿元,由江苏银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主要建设一个8000平方米的厂房,目前正处于基础施工阶段,预计明年3月建成,投产后可极大地释放企业产能。”杨纲透露,当前我国高端硅钢级氧化镁产品生产能力不足,本次扩建增产项目将有效回应市场需求。
项目早开工一天,企业就可以早一天抢占市场先机。为保障项目“拿地即开工”,东坝街道持续创新优化营商环境,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机制,通过专班对接、容缺预审、信息共享、数据跑路,实现多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有力保障。“开工以来,街道安排专班跟踪项目落地建设,积极协调配合,及时疏通建设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保障了项目顺利建设。”杨纲表示。
“我们的产品有不少大型罐体,长度甚至达到五六十米,为了方便运输,街道专门改造了公司大门前的电路杆线,太贴心了。”当天采访中,南京鑫智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连连点赞东坝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东坝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企业的需求在哪里,街道的服务就跟到哪里,未来将继续全力以赴让项目落地建设更顺畅更高效,让企业办事更省心更暖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实习生 赵璇
通讯员 吴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