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研原创力”蝶变为“产业转化力”_常熟新闻网-寰宇视野
i常熟
常熟发布
202507/1420:20
来源:常熟新闻网

让“科研原创力”蝶变为“产业转化力”

近日,江苏省科协所属8家学会联合体联合发布2024年度江苏省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来自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医疗机构的77项科技成果荣登榜单,涉及基础研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化工纺织、环境能源、土木水利、交通建筑、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8个行业领域。

这些科技进展,如一幅壮丽的创新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从揭示宇宙奥秘的引力子模发现,到改写全球土壤碳循环认知的新图景;从支撑超级工程的4000吨级轮式起重机,到重塑生命希望的体外全磁悬浮人工心脏……重大成果在基础研究之深与应用转化之广的双重维度上竞相绽放。

江苏科技创新的独特优势,首先源于深厚的基础研究沃土。长期以来,江苏以体制革新为犁铧,深耕基础研究领域。基础研究如同产业巨树的根系,江苏以非凡定力守护这一“无用之大用”,为“从0到1”的原始突破提供了不竭的智力源泉。江苏科技优势的另一个支点,在于其围绕重点产业形成的应用研发集群效应。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的精密突破到“4000吨级轮式起重机”的磅礴力量,再到“体外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生命温度,江苏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成就并非孤星闪烁,而是群星辉映的产业星系。

再优异的种子也需精心培育才能开花结果,让“科研原创力”蝶变为“产业转化力”,这是江苏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为此,江苏需以更大力度铺设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高速通道”。可借鉴国内外经验,在高校院所密集区域创建专业“概念验证中心”,为早期成果提供可行性评估、样机开发及首轮融资等关键支持。同时,围绕重点产业集群,由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中试熟化平台”尤为迫切,为跨越“死亡之谷”架设坚实渡桥。其次,强化以企业为枢纽的产学研融合机制刻不容缓。应鼓励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将市场需求精准转化为研发命题,使高校院所的探索始终与产业脉动同频共振。政策上可对联合攻关项目给予更高比例资助,并探索知识产权共享与权益分配的新模式,让“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成为合作基石。最后,需打造覆盖创新全链条的金融支撑体系。江苏应积极撬动保险、担保等工具为早期科创项目增信,降低社会资本进入的门槛。大力培育耐心资本与专业风投,让更多资本“看得懂、敢投入、愿等待”前沿硬科技项目,为成果转化注入强劲而持久的资本活水。

从洞察宇宙之理的引力子模,到重燃生命之火的磁悬浮心脏,江苏的科技图景已在星空与大地间同时展开。然而只有当每束科学之光都能照亮产业之路,每一粒创新种子都能在市场的沃土中长成参天大树,科技优势才能转化为发展胜势。打通转化堵点,构建融合生态——这正是江苏在新时代创新长征路上,必须赢下的关键战役。唯有如此,科研原创力方能真正完成向产业转化力的华丽蝶变,在民族复兴征程上书写更雄浑的江苏篇章。(吴笛)

责任编辑:新媒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