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服务为本共建和谐新农村 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辛庄镇卫家塘村党委

文/见习记者 孔云云

7月6日,家住辛庄镇卫家塘村的村民胡国仁喜上眉梢,因为家门口的水泥路新近竣工了。原先颠簸不平的碎石路让他一直心疼自己的车,现在好了,村里的道路硬化工程让出门的路变成了一条厚实平整的大道。村里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全部村庄道路硬化,每年投入100多万元,改善村民出行条件。除了脚下的路,在村党委这个党组织“堡垒”带领下,卫家塘村在发展上的可圈可点之处真是不少。

积极发展村级财力

卫家塘村地处常熟市西南,三面与无锡市锡山区接壤,共有47个村民小组。村里有5000多亩耕地,发展好农业基础、壮大村级财力是村党委的重要职责。从2011年起,村里就成立了集体农场,最初种植了330亩水稻,当年就实现销售额58万元。2014年村里又建成了种子库基地,以生产谷物种子为特色,提升土地亩产值,同时也便利了附近的种田大户采购粮种。在集体农场运作的基础上,村党委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拓宽农业增收渠道。调优水稻种植品种,向优产高质稻米发展,2014年实现水稻亩产约600公斤。“今年还是会种植优质大米,计划申请卫家塘自己的商标。”卫家塘村党委书记马文林介绍说。

为促进农业发展,村党委狠抓基础建设,落实规模化节水灌溉工程。仅2014年就投入100多万元,对石桥片进行节水灌溉工程,新建两处电站,铺设板沟渠3000多米,地下渠道1000多米,清理沟渠8000多米,全年完成河道清理1100米,清除河道淤泥5万立方,为农田灌溉节约用水创造条件。

服务党组织凝聚民心

在卫家塘村,村党委班子常常在耕种一线,和村民们一起向脚下的土地要收成。

在集体农场,常常活跃着村党委成员们的身影。刚刚过去的夏收夏种,村党委副书记王建东就亲自操作着洋马收割机,穿梭在麦地里,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时间抢收、挖沟。而党委副书记王燕则忙着在育秧的时候搬秧盘。“通过这个集体农场,村干部全面参与工作,增加村干部工作凝聚力,老百姓也比较认可村干部全部去田里做农活”。

以身作则是卫家塘村党委打造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准则。除了力气活,村党委干部还不时和村民们交流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当天,村民陆荣保从地里回来,一路匆忙来到党委办公室和大家讨论起种植技术问题,看着他那卷起的裤管还滴着泥水,还有他那钻研的认真劲儿,大家都乐呵呵笑了。

村党委积极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开展村级“新三会一课”,组织召开村情民意分析会、村级经济发展研讨会,以及关于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培训课,与村民们一同学习、分析现代农业技术和信息,走科学发展之路。陆荣保说,原本他对粮食增产没有头绪,现在,他有了足够的信心:“以前想要搞点种养业,往往是有资金没技术,看书本不识几个字,想找个专家又没那么容易,现在好了,每年村里都会把专家请到家里来,手把手教我们怎么施肥、用药”。

健全党建工作机制

王建东有一本笔记本,上面记着近期村民的诉求和各项事务的进展情况,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一目了然。“日写实、周例会对我们工作帮助很大,百姓过来反映的问题,处理的情况每天都记录好,哪个地方还没处理好还需要跟进的,在例会上就会提出来,对有难度的问题,大家一起协商想办法,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让我们能够尽快解决百姓的需求。”王建东说。

卫家塘村党委不断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加强村干部的责任意识。除了“被动”记下百姓的需求,村党委成员还主动用脚去发现更多群众遇到的难题。王燕主动将上下班出行方式改成了步行,20分钟的路程中,很多村民与她打招呼攀谈,哪边的路有个坑需要修补,哪家村民摔跤了,来问问她怎么报销医保。“基层工作如果与村民接触不多,工作做起来就困难。村干部主动联系群众,村民们更愿意敞开心怀多提一些意见,我们也能及时了解村民的所需所想,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王燕说。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 农村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