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让非遗融入生活

文/周甜

上月,本报报道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常熟花边)技艺传承人陶凤英把多年来收藏的花边实物、设计图稿及文献资料等藏品无偿捐赠给庞薰琹美术馆,让常熟花边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研究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但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花边、山歌等非遗文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非遗文化,是现代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保护非遗刻不容缓,笔者认为,保护非遗首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记录非遗。政府部门、文艺工作者可通过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全面采集非遗作品,记录非遗文化的发展历程,建立非遗文化档案库,通过系统化、规范化地整理归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研究、保护。

传承人是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核心,政府可以通过师带徒结对、开设非遗文化课程等方式培养非遗传承人。让新生代通过系统的学习,继承非遗文化,把古老的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创作出既有现代元素,又有传统艺术内涵的非遗艺术作品,赋予非遗艺术新的生命,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要进入人们的生活,才能真正成为有生命力的东西。要非遗文化“活”起来,不光需要政府和传承人的努力,更需要培养非遗文化的群众基础。文化部门可定期开展非遗文艺演出,播放非遗文化宣传片,组织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非遗文化在公共场所广为传播,让社会大众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中了解、熟悉非遗文化,从而让非遗文化留在人们心中,而不是仅仅留在博物馆和档案馆里。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薛冰青]

标签: 非遗 遗文 文化 花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