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守护延续花灯里的烛火 ——本报记者带小记者聆听梅李灯会的故事

文/本报记者 张雨嘉 小记者 曹烨欣 徐烨然

在梅李聚沙园内,有一位老人叫孙佰忠。孙老与花灯结缘十余载,制作花灯上百个。“现在真正能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做花灯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了。”孙老遗憾地摇摇头说。

聚沙园内有一间小办公室,里面放着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过去,孙老就在这里做花灯,一做就是十年。如今,孙老年事已高,身体抱恙,已无法像从前那样花大把时间来做花灯了。孙老焦心,苦于难寻把这一梅李土生土长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的人。“做花灯没有收益,还要花时间去钻研,现在对花灯感兴趣的人不少,但真正愿意传承技艺的人少之又少。”孙老说。

自2008年梅李镇举办第一次梅李灯会以来,政府对这项制作技艺的传承愈发重视。前年,镇政府在网上公开招得一名花灯制作学徒。这人虽入不惑之年,却真正钟爱花灯制作,跟着孙老学做花灯没多久,便自己琢磨出了声控花灯的制作方法。孙老说,做花灯说难也不难,脑子里想出个造型,再用竹篾或者钢丝箍出来,最后用彩布粘合起来就完成了。这些基本功只要学一天就会了,唯一的难点在于如何把花灯做精做细、做出特色。

一盏简易手工花灯的制作快则需要一两个小时,慢则需要三四个小时。曾经,孙老一个多月整天待在办公室里,最终一个人做完了整个梅李灯会展出的花灯。孙老曾亲自登上聚沙塔对塔身、塔高等进行测量,只为了能按比例尽可能还原塔的形状,做出高仿真的聚沙塔花灯。如果说别人做花灯是三分钟热度,孙老则是倾注了一腔热血在花灯制作上。

孙老本是一位中学美术老师,2005年机缘巧合受朋友邀请一起开始制作花灯。一开始,他只是对做花灯很感兴趣,越到后来对花灯的感情就越浓,想要把这一制作技艺传承下去,把梅李镇的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孙老办公室隔壁一个房间里堆满了他做的各色花灯,有鹦鹉、兔子、荷花、猴子捞月……

正是这一盏盏形状各异、五颜六色的花灯,装点了每一年不同主题的梅李灯会。作为常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梅李灯会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大众文化活动。

梅李灯会俗称调龙灯,最初是在元宵节前后,孩童牵兔子灯、举彩灯戏嬉于街头。后为成人代替,愈调愈盛,三月达到高潮,民间有“梅李调龙灯三月兴”的说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和成立初期,每年调龙灯,东南西北街商铺备了烟茶、蜡烛和鞭炮等物,分批“犒赏”,名曰“接龙”。四街各有主持者,挨户募捐,凑集巨资,加入戏名台阁,各扮各的,互相竞争,多至二三十出,如“凤仪亭”“阳审郭槐”“昭君出塞”等。前导洋灯,灯分四节,高达五六丈,过巷门时拆为四段,过后仍连缀为一。灯上扎有“聚宝盆”“双鱼吉庆”等花色彩灯,中间缀以“万寿无疆”等字句,最上一层为“平升三级”。另有各色花灯,如牵动会走路的马灯。行灯路线分为头栅、二栅、末栅,事先商定不得争先。当时,东街的“严大龙”、南街的“白龙”、西街的“青龙”、北街的“老龙”最为有名,龙身染以彩色,前导明知,执掌各节龙身的人,舞技熟练。龙灯盛会要持续一个多月,各街主持人商定“拖龙捎”的日期后才停止。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梅李灯会便成为一种地域文化,每年春节镇上都要举办梅李灯会。尤其在2000年以后,每年还要利用暑假开办灯艺制作培训班。梅李灯会也在传承的基础上得到不断的发展。

2008年正值纪念梅李镇开埠1100周年的日子,那年的梅李灯会,满园尽是赏灯人,形态各异的无数彩灯齐燃亮起。甬道两边,沿湖两岸挂满的红灯笼倒映在水中。聚沙塔灯翼角上的小铜铃在晚风中诉说着“七级矗苍穹、八角鸣凤铃”的不老传说,一旁两盏大型“古代二十四孝”走马灯,在光的作用下不断变换着图案,传送着梅李自古颂扬的孝道美德。湖中央“一帆风顺”的帆船在两条“腾跃”的鲤鱼引领下,越过二十多盏荷花组灯,驶进了江南这条多情的河流。印月榭的草坪上,一条长10米、高4米的“巨龙”昂首翘尾,似乎正欲腾九天云霄。

放眼望去,抬头是灯,低头仍是灯。而这些灯,都是出自孙老之手。一晃十年过去了,做灯人变成了“守”灯人,守护延续着花灯里的烛火熠熠不熄。

小记者感言

这次和常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李花灯制作的传承人孙佰忠老爷爷面对面交流,真是一次特别的体验。在和老爷爷的交流中,我们了解了花灯的制作方法,从中也体会到了老爷爷对花灯的热爱之情。老爷爷还带我们参观了他制作的各色各样的花灯,非常漂亮。最后,我们还去了梅李镇历史文化馆,进一步认识了梅李花灯的重要文化地位。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