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走出护牙三大误区 口腔健康助力全身健康

文/本报记者 陈竞之

9月20日是第30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爱牙日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日前,记者采访了市第五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戴文正,他表示目前市民护牙知识不足,容易走入认识误区,科学护牙首先就要走出这些误区。

误区一:不能洗牙,洗牙会使牙齿松动

戴文正介绍,人们俗称的“洗牙”,医学术语称为“洁治”。所谓“洁”,就是去掉牙面的细菌、牙石、色素等牙垢;而“治”则指它是治疗牙周病的基本方法之一。之所以要洗牙,是因为每天刷牙只能清除牙齿和舌苔表面的食物残渣菌斑;牙线只能清除齿缝深处刷牙无法刷到的菌斑,但是,就算刷牙刷得特别溜、牙线用的超勤快,总也阻止不了有些顽固牙菌斑躲在隐蔽的角落暗暗壮大,钙化变成牙结石,对口腔健康形成威胁。牙结石容易引起牙周炎症、牙龈水肿出血,最终导致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而洗牙通过超声波高频率的震荡来击碎牙石,并冲洗出口腔,帮助去除平时牙齿清洁中不易清洁到的部位和牙垢,预防口腔疾病,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口腔健康问题。

在发达国家,定期洗牙洁齿早已成为常规口腔保健方法,但在国内,洗牙洁齿的习惯有待进一步养成。戴文正建议成年人从18岁开始,应该每年定期洗牙1至2次,并终身保持这个习惯。

而之所以有的人洗牙后会感觉牙齿松动,并不是因为洗牙本身造成的,而恰恰相反,是因为没有定期洗牙的习惯,导致了附着在牙齿间隙中的牙结石越来越大,并已经引起牙根暴露问题,因此清除之后患者会感到不习惯。

误区二:小孩子要换牙,乳牙蛀了不用补

戴文正表示,如今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龄孩子的龋齿率也越来越高。但是有一些家长却不以为然,认为乳牙蛀了不要紧,反正是可以换新牙的。这种错误的观点会影响孩子口腔乃至身体健康。

龋病会引起孩子牙痛,牙龈、面部肿胀,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龋病长期得不到治疗可造成儿童偏侧咀嚼,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还会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如果没有健康的牙齿,孩子就不愿吃含纤维多的蔬菜和肉食,造成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影响全身正常生长发育。因此,“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用治”的看法是错误的。因此,家长发现龋齿应当及时带孩子就医。

同时,家长应该对孩子的口腔健康担起责任。婴儿出生之后,家长应每天用软纱布或软毛牙刷为孩子擦洗口腔。牙齿萌出后,可用纱布或软毛刷轻轻地为孩子擦洗口腔和牙齿。0至3岁儿童的口腔护理由家长帮助完成,每日至少2次,3至6岁开始,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开始教儿童自己用最简单的“转圈法”刷牙,家长还应每日帮孩子刷牙1次。6岁以后,儿童基本掌握了刷牙方法,但家长还要监督孩子,以保证刷牙的效果。孩子换牙之后,对窝沟比较深的孩子,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后进行窝沟封闭,预防恒磨牙窝沟龋齿。

误区三:等牙齿掉光了再装假牙

戴文正在门诊上发现,有不少老年人常常要等到牙齿掉得差不多了才到医院咨询装假牙,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缺失牙齿应当及时修复。

戴文正说,牙齿具有咀嚼食物、辅助发音和维持面容形态的功能。牙齿缺失易发生咀嚼困难,影响身体营养摄入,前牙缺失还会导致发音不准、面部形态发生变化。而且对缺失牙齿不作修复,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等问题,容易引起其他牙齿病变。因此不论失牙多少,都应及时进行义齿修复。他还强调,如果等到全口牙齿几乎全部脱落再装义齿,口腔异物感会比较重,舒适度远不如及时修复来得好。

针对目前一些口腔诊所力推的“种植牙”修复,戴文正表示,种植牙只是缺失牙修复的方法之一,具体选择何种修复方法应依据患者的口腔条件和主观要求而定,无需盲目跟风。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