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加强养殖生产管理防止出现病害暴发

文/本报记者 冯碧珩

前不久大暴雨对本市渔业生产的养殖大棚、管理看护设施、网箱网栏、防逃设施和渔业生产机械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失。同时受暴雨影响,水温、pH值、溶解氧等养殖环境因此出现了突发性变化,破坏了原有养殖环境的藻相平衡和菌群平衡,给养殖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对此,本报采访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专家何奇,请他就随后的养殖生产管理介绍相关措施,帮助农户尽量减少养殖经济损失,加快恢复养殖正常生产,防止养殖品种因应激反应出现病害暴发。

何奇表示,雨后一定要加强水质调控,修复养殖环境。因为暴雨将大量的泥沙带入池塘,透明度下降、水温下降、pH值下降、池底“泛上”,易引发藻类大量死亡和水质恶化不利于养殖动物生长,应加强水质调控,修复养殖环境,为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要调节好池水的pH值、透明度。雨后池水比较混浊,泥沙含量较大,pH值偏低,每亩使用生石灰5-10千克,或吸附作用强的水质改良剂,达到净化水质、提高透明度、提高pH值的目的。

在喂食方面,要做到科学投饵,做好病害防控工作。为此,应加强规范养殖管理,暴雨过后水质差,水产品对饲料消化吸收差,为不增加池底有机物积累,应减少或停止喂食,天气转晴后应适当控制饲料投喂量,开始时投喂正常量1/3,3天到5天后逐步调整到正常投喂量。雨中、雨后应及时全池泼洒“葡萄糖+Vc”,在饲料中添加Vc、免疫多糖、酵母菌等提高免疫力的制剂,以提高养殖对象免疫力,提高在恶劣气候下的抗应激能力。

何奇还提醒,灾后恢复生产的关键时期,要规范养殖管理,尤其要坚持早晚巡塘,观察记录养殖对象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体色情况、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天气变化情况,做到勤观察、细分析,找原因,快处理。及时捞出患病养殖对象,检查症状,咨询专家,分析原因,采取对策。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