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心安处即是故乡 ——新市民在常熟过年小故事

picture (18)

picture (17)

图:张珍珍一家在店里。

文/本报记者 杨婧

摄/本报记者 江函哲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当人们都兴冲冲地准备着回家过年的事宜时,有些异乡人却因为种种原因回不了家,选择了在常熟过年。把父母接过来团聚、陪伴家人看场电影、围坐一起嗑瓜子拉家常……无论何种方式,团圆对他们而言显得更加珍贵。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让这个春节充满期待。为此,记者采访了几位新市民,分享他们在常熟过年的小故事。

过年就是陪伴

来自安徽的张珍珍在锦荷佳苑附近经营着一家水果店,丈夫是山东枣庄人。张珍珍有两个儿子,一个七岁,一个五岁,每天都在店里陪她一起做生意。水果店过年不关门,他们自然而然也就不再回老家过年。公婆及堂哥堂嫂都在常熟帮忙经营,过年期间,七口人就聚在一块,包饺子、看春晚,吃年夜饭,其乐融融。

忙了一年不能回家过年,这在她看来没啥。“除了大年初一店铺关门,其他时间都正常营业,我们已经习惯了。虽然常熟没有山东热闹,但我还挺喜欢在这里过年。父母、兄妹和孩子都在身边,也没啥遗憾。”

张珍珍坦言,一年到头很少有休息时间,过年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调整休息。平日里忙着赚钱,孩子也疏于照顾,过年的时间就可以多陪陪孩子。这两年春节禁燃禁放,少了很多鞭炮声,这让张珍珍感觉很清静。她说,以前过年会陪着孩子放炮仗烟花,如今响应禁放号召,虽然少了些烟火味,但觉得这样挺好。“大年三十,我们保留了山东的一些习俗,自己亲手包饺子,还会炒些菜放在卷饼里一起吃,这份乐趣也让孩子们体验下,这是过年最大的快乐源泉。”

过年期间,张珍珍接到了一笔“大订单”,对方要一千多箱水果,于是动员了大家都来帮忙,场面甚是壮观。“大伯家、舅舅家的亲戚都赶过来帮忙,十几个人坐在店门口一起折纸箱、装水果,将近三个小时才把这些货全部整理好。当时心里特别感动,有种说不出的幸福。”张珍珍说。

近几年看电影成了张珍珍家过年保留的福利活动。张珍珍介绍说:“年初三的时候,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去看了 《流浪地球》,电影的科幻效果做得非常棒,看得非常过瘾。过年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宅在家自娱自乐,唯独看电影让我们释放所有压力,也对生活充满新的期待。”

 

picture (20)

picture (19)

张明辉夫妇在店里。

准备买房扎根

眼前皮肤黑黝黝的张明辉是台湾新北市人,人称辉哥,来常熟近十年了,这里成了他第二个故乡。今年春节他依旧没有回台湾过年。辉哥擅长烹调美食,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大的餐饮店。他来常熟之前,在上海、浙江等地做过其他生意,也在台资企业上过班,体验过朝九晚五的生活。出于对美食的热爱,他辞职做起了餐饮。“从洗盘子、打扫卫生到切菜掌勺,所有的流程都是我和爱人一起完成的,这家夫妻店也成了我们创业最好的见证。”辉哥说。

今年春节,辉哥和爱人来到了朋友位于福山的家里,十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吃了年夜饭。辉哥更是大展厨艺,做了两道台湾美食——凤梨虾球和麻油鸡,给年夜饭加菜。辉哥告诉记者,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常熟过年,大家很喜欢常熟这个地方,觉得在这里过年也很好。虽然很想念家里的长辈、姐姐,但现在交通便捷,随时随地都可以回去探望。也曾想过把父母和姐姐接过来一起过年,不过老人们不适应江南这边的气候,觉得太冷,所以就作罢。

辉哥特别喜欢看春晚,今年的春晚他在朋友家看到了十二点,他说:“我几乎每年都会看,而且能坚持看到最后,这也算是过年的传统保留节目。”说起台湾过年的风俗,辉哥表示,基本和大陆差别不大,不过台湾人更注重贴春联、贴“福”字的一些习俗。过年期间,辉哥和爱人买好了春联和“福”字,把去年的都换下来,贴上新的。如果家里养鸡养鸭,在台湾的习俗里,还要贴上“六畜兴旺”。环顾四周发现,辉哥的餐饮店里贴着各种“福”,不止门口,灶台、电饭煲甚至冰箱上都有。“在我们那里,过年的时候在米桶、菜橱上都会贴上‘满’字,代表来年富足兴旺,口粮满满。同时除夕夜的年夜饭一定要煮满,寓意各种称心如意。”辉哥说。

如今,辉哥的餐饮小店平稳经营,他很感谢自己的另一半,感谢她辛勤的付出。今年如果没有什么变化,他准备在这里买房,从此“安营扎寨”在常熟。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