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让中国设计拥有自己的“语言” ——记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立新

文/本报记者 葛洁

他既是一名设计师,也是一名学者。多年来,他在艺术研究的道路上孜孜不倦,默默耕耘,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项,为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从常熟走出去的著名教授李立新。

初秋的校园清新美丽,在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室内,一名身着墨蓝色衬衫、米色裤子,戴着黑色边框眼镜的男子正在向17名研究生、博士介绍《中国设计思想及其当代实践研究》的中期成果。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时而认真记录,时而交流互动。男子的话语风趣幽默,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和人们印象中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大相径庭。授课的正是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立新,课上介绍的课题是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该项课题研究历时四年多,主要包含设计理论的构建、工业设计的实践等四个子课题。目前,项目已完成了一半,预计明年底结项。作为该项目的首席专家,李立新希望通过研究,能在设计领域将中国的传统设计思想、设计智慧应用到当代设计实践中,让中国设计形成自己的面貌,有自己的特色。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李立新第一次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他有一个特别的书橱,里面摆放着许多古陶器、铁器,是他几年前为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六朝设计史》,专门到南京城南工地去寻找的1500年以前古人的生活用品。那时,只要一有空,他便到工地上去倒腾搜索,前前后后总共搜集了各种兵器、工具和生活用具等约500件,为研究六朝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设计理念提供了依据。

身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学科带头人,多年来,李立新致力于中国设计史、设计方法、艺术学等理论研究,先后出版专著6部,主编丛书5种,发表专业论文90多篇,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六项。对学问孜孜不倦的探寻,既来源于他年少时对设计的兴趣,更因为青年时期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时,同为常熟籍的著名工艺美术教育家庞薰琹对他的熏陶和影响。“庞先生创办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他有一种要振兴中国的责任,他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对我影响深远。”李立新说。

在原常熟高等专科学校教书期间,李立新参与筹建了庞薰琹美术馆,并编写了 《庞薰琹年谱》。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李立新翻阅了大量资料,完成了三万字的著作,更让他对庞薰琹的一生进行了全方位、立体性的研究,也让他坚定了从设计实践转向艺术理论研究的决心。为此,他先后攻读了文学硕士和艺术学博士。2004年到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任教以后,他不仅精心培养艺术人才,还担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术与设计》版常务副主编,使得学校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等全面提升。在外人看来,研究理论十分枯燥,但李立新却认为意义重大。100多年来,中国设计的发展已经非常繁荣,但缺少自己的“语言”,也没有设计理论。“我们一直在跟西方学习,只有建立自己的‘语言’,才能和西方的同行真正平等地对话。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方面更要加强,尤其在教学上要强调它的理论性。”李立新说。

秉承这样的理念,李立新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他指导的博士生有多人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他本人也获得了“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江苏省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尽管离开家乡多年,李立新依然十分关心家乡的发展。在他的印象中,常熟人勤劳又务实的美好品质催生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在各自的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常熟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是人才辈出,如果能够梳理研究,必将对常熟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可持续的贡献。”他期待着常熟的当代文化能有进一步发展,让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