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常熟城市三变

文/苏报记者高岩孟海龙王乐飞商中尧袁鼎陈洁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常熟的城市发展,得益于一方山水的滋养,因此深谙仁者的“微言大义”与智者的“见微知著”。

日前,常熟琴湖片区最重要的一块商业版图——琴湖溪里正式亮相,常熟人随之迸发出的热情瞬间点燃了流火般的激情。“作为一名‘土著’,看到这么热闹的常熟,我感动不已,为常熟能够有这一张对外展示的名片而自豪。热闹的溪里,似乎让我回看了往昔繁华史,更让大伙对现在进行时充满希望!”市民归华十分感慨。

从杂乱的湖圩村变身洋气十足的城市会客厅,琴湖片区的华丽转身充分展现了常熟在城市管理中的智慧与哲学。变在空间之“域”,变在片区之“台”,变在生态之“场”——常熟的“组合拳”在行云流水之间,实现了城市结构功能、战略平台和发展基因的进一步优化。常熟城市三变,呈现出“自我创新”的原本、“推陈出新”的逻辑和“万象更新”的气场,结果是迈向以人为本的城市活力复兴,绘就了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新画卷。

改善城市家具的“模式更新”“域”是会意字,指一定疆界内的地方。城市有“地域”,管理有“领域”,规划有“境域”。新时代的城市科学发展观,不再是摊大饼式的“中心—外围”结构,而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模式,核心是通过增量培育带动存量提升,注重空间战略的统筹发展,通过“城市家具”来提升空间地域的品质。“家具”之称,蕴含着“家庭”的涵义。我们可以把城市公共空间看作市民共同生活的“大家庭”,那么在城市空间中为人们提供服务,并与人产生交流的各类设施,就都成了这个“大家庭”的家具。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家具在城市设计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城市家具的品质直接影响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决定着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

常熟在城市管理上,非常重视城市家具的总体改善。而在重新“摆布”家具的过程中,细节处理更可圈可点。尤其涉及的宅基定位、道路走向、环卫设施布点、环境维护管理等内容,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些群众关心的“小事情”,正是推动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抓手”,也是培育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主动性、积极性的“主渠道”。瞄准瓶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常熟开创性地提出如农房翻建和农训基础设施更新、城中村自主更新、老旧小区整治更新、历史街区有机更新、既有建筑更新改造、老旧工业区更新改造、城区和景区绿化整理更新、被撤并镇有机更新等不同类型的“模式更新”,化繁为简,为具体工作的落地提供了“标准化教材”。

“模式更新”虚实结合——

2020年11月,“隐匿”于常熟古城历史街区的唐氏宅园重焕光彩,以“虞见唐宅”之名开门迎客。去年6月,常熟第一批既有建筑更新改造试点项目绣衣厂竣工,从老旧闲置工业厂房“变身”文化艺术综合体,成为常熟新晋网红打卡地。同年12月,虞山街道烟雨路西单元32户居民首次统一申领了不动产权证,标志着常熟城中村自主更新全流程实现首个圆满。常熟服装城云裳小镇通过更新改造,打造服装创意产业特色小镇,吸引大批时尚设计、品牌总部、平台经济入驻,成为服装城“旧建筑里飞出的金凤凰”……

常熟在全省首创存量建筑更新改造机制,并作为全省仅有的2座城市之一,被纳入住建部“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设计审验”试点名单;在全省首创“房屋使用权集中”概念,历史街区整理更新工作被纳入“省美丽宜居城市”第二批综合类试点。

“模式更新”环环相扣——

经过30余年的高速发展,常熟城镇化率超70%,城市建设由“外延拓展式”向“存量提升式”转型,如何更好地向存量要增量、向存量要空间,平衡“改善民生的诉求、消除建筑安全隐患的要求,以及激活闲置沉睡资产的需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常熟必答的“时代之问”。

“标准化教材”的重要性,在于能为不同之“域”的具体更新活动提供依据和路径。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存量更新工作为抓手,常熟又梳理出农村人居环境、历史遗留问题、发展空间制约、群众共治共享“四大瓶颈”,城市更新的进程一步步延伸,城市“盆景”连点成片,城市更新升格为一种系统性、全局性的基础工程。

点睛城市之眼的“片区再生”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重要经验就是通过“经开区”扩大开放达到招商引资的效果,通过“高新区”加快改革解决科技和产业转换的难题。无论经开区还是高新区,都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跃升和自主创新的战略平台。“台”同样是会意字,“观四方而高者”谓之台。常熟近两年对总面积近3000亩、总建筑面积约327万平方米的老旧工业区启动了更新改造,打造21个特色产业园区,并按照亩均税收超40万元的标准进行招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引进先导产业,真正把“工业低产地变成产业聚宝盆”——强化片区的发展,打造集城市功能、产业功能和创新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功能区,堪称常熟城市更新的点睛之笔。

如,琴湖。

十多年前的琴湖,湖边多的是农田、菜地、鸡圈鸭圈,还有少许渔民聚居在此,围网捕鱼。2010年琴湖片区综合改造工程启动,计划搬迁民宅803户、企业(单位)16家、村(社区)房屋3.74万平方米。

2019年1月21日,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主持召开常熟市级房屋征收搬迁清零扫尾攻坚专题会议,吹响“百日攻坚”号角。“2019年5月12日,在攻坚行动第99天,最后一户搬迁户签约。”回想当年的情景,琴川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薛文磊感慨万千。

十年磨一剑,琴湖片区憋足了一口气和一股劲要脱胎换骨。攻克了第一步的搬迁征收,常熟铺开了“区域再生”的宏大版图,由招商蛇口集团携手常熟城投公司联合规划,高标准打造琴湖小镇。“项目计容建筑面积近53万平方米,计划5年内全面建设完成。”常熟城投公司总经理田维兴说。

不同于简单的拆旧建新,常熟将琴湖片区整体看作生命有机体,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拓展,开展一系列综合协调、统筹兼顾的行动,着力打造一个集高端居住、商业服务、教育医疗、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城市核心区。琴湖溪里、常熟招商力宝医院、龙腾希尔顿酒店、琴湖文化艺术中心……其中的每一块拼图,对于整个琴湖片区而言,都不可或缺,都在为提高区域品质叠加价值。

以片区开发的形式打造出全新“城市之眼”,推动区域品质整体升级,依水而美,倚山而秀的琴湖“城市会客厅”为常熟城市更新树起了一根标杆!

目前,常熟正在系统谋划城市功能空间,加速打造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琴湖片区、声谷片区、中新昆承湖园区、苏州高铁北城、数字科技新城、虞山尚湖等重点片区,为进一步承载高标准、高层次的产业形态,拓宽发展空间、优化平台载体奠定坚实基础。

复兴城市活力的“生态界面”

城市要有气场、磁场。发展要有能场、市场。城市更新不仅要有精彩“开场”,更需要有各种优质资源“捧场”和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入场”。一座城市,产业能做多大,不是靠更新就能解决,主要靠企业干出来、拼出来。一个企业,能走多远、跑多快、跳多高,不单靠招商引资,更要靠不断创业创新。创业创新的数量、质量和层级,根在生态。生态讲究“场效应”。“场”的营造,不仅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一方让城市能不断创新、让企业家敢持续创业的精神沃土。“场”亦是会意字,其根基在于土壤。

常熟的城市更新独树一帜。在模式更新和片区再生的同时,营造出了一张生态型的“城市界面”。以人和自然的良性互动塑造城市的今天和未来。

这张城市界面见乡愁——

范公堤、琴湖峰塔、积善桥……地名里暗藏着江南福地的历史密码,琴湖“城市会客厅”的巧思里,有着常熟人独特的人文情怀——这是让常熟游子魂牵梦萦的回忆,全国政协委员、招商蛇口集团原董事长李建红也不例外。2014年李建红携招商蛇口集团进入常熟,投资多个项目,其中,琴湖小镇是集团在常熟最具战略地位的项目。李建红说:“常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培养了常熟人好学、勤勉、务实的性格特质。这是家乡送给远行游子最宝贵的礼物。在新发展格局下,常熟的发展机遇多、空间大、前景好,建设好美丽常熟是常熟人的共同使命和责任。”

这张城市界面有纵深——

于古,利用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等手段打造的环虞山文化创意产业带,透露出江南文化中浓厚的常熟特质;于今,“一主两副五片区”的全域总格局,展开了繁华都市的“新”图景。

这张城市界面会呼吸——

论快,更新中的常熟用一张不断扩张的“环射衔接”立体交通路网,锻造了追求创新超越的城市气质;论慢,“山湖同城”的常熟始终秉持开放共享的设计理念,让景观带、健身步道、亲水平台、口袋公园等点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创造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宜居慢生活。

从物质环境的新旧更迭,到有机代谢的整体推进,如今的常熟,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正在实现以人为本的活力复兴,塑造出一种古今辉映、快慢相宜的城市品格,开启一场人与城的“双向奔赴”。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时韵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