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 笃实创新无悔耕耘打破国外垄断

文/融媒记者陈燕戴晓怡

从5月中旬投用至今,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聚力一号”已经在江阴靖江长江隧道掘进710环。公司设计研发总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肖军在项目工地连续加班,提供技术服务,保障这条地下“蛟龙”运行自如,协调解决现场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交天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见。在国内外不少重大工程施工现场,都有中交天和制造的盾构机顺畅掘进,为重大项目建设添砖加瓦。而这“大国重器”之所以如潜龙腾渊,削铁如泥,离不开肖军和他的设计团队的努力。

肖军是苏州市 第十三次、常熟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是他一贯以来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十多年来,他先后负责或参与了100多台套像“聚力一号”这样的大型盾构机的总体设计以及刀盘详细方案设计、各类型功率的驱动部研发。他还先后参与了多个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并在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复杂地质条 件下水下大断面盾构隧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中担任重要技术负责人,为我国打破国外超大型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技术垄断作出了贡献,并因此荣获2014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肖军与盾构机这一“大国重器”结缘,始于2011年。当年,中交天和在常熟建厂,肖军成为公司为数不多的设计人员之一,从事盾构机的设计工作。他着手设计的第一台盾构机用于南京扬子江隧道工程,刀盘直径达15.03米,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超大直径盾构机。由于技术难度大、设计人员稀缺,他们团队不分昼夜、不分工作日和节假日,全身心投入。一年后,第一台“天和号”盾构机制造完成。

作为研发设计“领头雁”,肖军的工作并不止于盾构机设计。他发现盾构机的关键核心是刀盘主驱动的主轴承、减速机、电机、主密封等,公司以往一直向国外盾构机厂商整体采购这些零部件。为了摆脱进口依赖,肖军又与团队人员一起潜心研究,2016年初自主开发出6米级软土、复合式的主驱动部,实现了对客户需求的“量身定制”。

逐渐掌握核心技术的中交天和迎来了发展的关键期。2016年,肖军也成了停不下来的“陀螺”,整月无休是常态。面对众多在手项目,他不分昼夜地进行技术方案讨论与设备调试,每天平均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这一年,他“战绩”累累,参与设计了澳大利亚西部干道15.1米大盾构、中国台湾6米盾构、深圳8号线地铁TBM、苏通11.6米电力隧道、杭州文一路11.36米地下通道、孟加拉11.8米吉大港卡纳普里河隧道等多个项目。

2018年,肖军带领团队开始研制用于南京市和燕路过江通道的盾构机。钱七虎等5位院士组成的专家组曾评价:这条隧道是目前国内难度最大的盾构隧道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困难的过长江隧道。参与工程投标时,有的竞争对手主动退出,但肖军说,要是没人愿意干,那就中交来干。

和燕路隧道施工环境复杂,盾构机不仅要穿越江底上软下硬地层、冲槽浅覆土、断层破碎带的叠加层等高风险地段,还要穿越全线水土压力最大的区域,存在冒顶、沉降、失稳坍塌等巨大风险。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打磨,2019年6月21日,采用了多项自主创新技术和国产核心零部件设计制造的复合地层超大直径泥水平衡式盾构机“振兴号”下线,随即交付南京市和燕路过江通道工程项目。

“振兴号”的最大亮点,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采用超大直径盾构超长不换刀技术,并独创了国产常压换刀装置、刀具全状态监测系统、刀盘伸缩摆动装置等。“从带压换刀到常压换刀是质的飞跃。”肖军说,最早的“天和号”采用带压换刀技术,工时费每小时约10万元,整个工程换刀费用要上亿元。为此,肖军团队出方案、出设计、出参数,再寻找制造商做出常压刀筒密封设计,最终保证了10个大气压下换刀的安全可靠性。

近年来,肖军还带领团队研发制造了15.76米、16.07米的大型盾构机以及国内首台同步掘进机等设备。大型盾构机的设计周期也从之前的1年缩短到3个月,多项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有的甚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肖军的办公室,一本厚厚的、已经翻烂泛黄的《机械设计手册》十分醒目。这本工具书伴随着他一路成长,见证了中交天和盾构机研发团队从20多人发展到130多人,也见证了国产盾构机技术从弱到强、迎来“高光”时刻。“这些年,我参与并见证了国产盾构机的发展壮大。我将一如既往地耕耘在研发设计这个岗位上,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肖军说。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陈宁昱]

标签: 喜迎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