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保障粮食安全 促进农民增收

文/融媒记者冯碧珩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和关键,是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更是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常熟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了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良好的粮田,提升了农业基础条件,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

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常熟历来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始终坚持高点推进、高效运行、高质发展。至“十三五”末,全市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项目115个、上图面积达44.02万亩(二调数据),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动态全覆盖。但是由于高标准农田分属不同部门建设管理,在投入标准、建设内容、组织实施等方面要求不统一,加之过去投入标准普遍较低,部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特别是10年以上的建成区域存在道路缺失、田块不平整、工程设施配套不齐等问题。随着常熟农业生产智能化、智慧化程度不断提升,新的生产方式对良田提出了新要求。

“十四五”以来,常熟先于省农业农村厅开展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作,并创新开展优质稻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针对区域优势明显、连片面积较大、设施设备亟待更新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进行提档升级。常熟田迎来了新一轮的提档升级改造。

去年,常福街道实施优质稻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项目,涉及区域面积2316亩,建设规模达1360亩。项目区按照“灌排设施配套、耕地质量优良、田间道路畅通、农田生态良好、生产方式先进”的建设目标,对水泵、低压管道、沟渠、路、农田林网等进行综合提升改造,平整合并耕地,使农田产能效益显著提升;同时按照“宜机化”要求建设田间道路,确保各种大型农机通行和农产品出田出村“零障碍”;实施河道疏浚整治、农村水系连通、农田林网更新与修复建设,建设由生态沟渠、调蓄净化塘、生态河道等组成的氮磷生态拦截工程,实现农田尾水生态净化与循环利用。经历了一个冬春的加紧建设,今年5月项目顺利竣工,初夏种植水稻。如今此处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田间稻穗已经开始泛黄,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目前,本市已建成这样的优质稻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17个,新的建设任务又在推进中。据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与渔业渔政管理科科长潘云俊介绍,今年,本市已完成立项高标准农田2.7万亩,合计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85亿元,将在10月底水稻收割完成后全面启动实施,至明年5月竣工投产。同时,常熟还积极向省厅申报了2.5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共涉及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6360万元,项目实施区域主要位于海虞镇郑家桥村、徐桥村,常福街道光明村,尚湖镇罗墩村等地。

农户种粮积极性高涨

农民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常熟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好不好,农户说了算。尚湖镇满春家庭农场负责人薛满春的回答是:“非常满意。现在种田比以前简便多了。”这位具有15年水稻种植经验的农户告诉记者,在改造前,他种植的600多亩农田都是土沟土渠,灌溉设施落后。上水的时候,他要组织工人一条条田埂走过去,找到一个个阀门进行操作。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后,田块设施配套多且全,上水时只需要操作总阀门,就能完成所有工作,实现了省工节本。通过平整合并耕地,小田变大田,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下田作业更方便了,这也为日后智能化农机全面应用做好了准备。高标准农田改造拔除了无用的电线杆,对必须保留的电线杆进行加高,让植保无人机可以畅通飞行,进一步提高了作业效率。

优质的高标准农田让农户更有了增收信心,还吸引了更多新生力量加入其中。今年是辛庄镇有田家庭农场主王亚军进行粮食生产的第二个年头,他的父辈在当地从事园林绿化生产。和周边很多农户一样,草皮种植是他们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用农田种草皮虽是“绿色种植业”,却以土地流失、生态环境的损害为代价,每次扦草皮都会卷走耕作层的土壤。2021年,常熟开始引导辛庄镇改变传统农作方式,创新开展“退草还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二代的王亚军也随之开始了转型,承包了2000多亩“退草还田”后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这些田块平整,农机下田作业简单,自动化灌溉等设施配套到位,真正做到了旱涝保收。这让种田新手王亚军对种粮充满了信心。有了第一年的种植经验,今年他在耕种收管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又大胆投入,建设烘干中心和大米加工中心。烘干中心的日烘干能力达到200吨,收割后可以做到及时烘干、进仓,确保粮食安全。目前,大米加工线正在建设中,配套的低温储藏库能保证大米维持最佳品质。

做好建后管护文章

农田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建后管护是确保高标准农田效益长久发挥的关键。常熟着力强化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明确责任要求,保障资金渠道,创新体制机制,认真做好建后管护“后半篇”文章。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人保财险常熟中心支公司率先推出相关保险项目,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管护新机制。

古里镇坞坵村是本地传统的种粮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到位,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坞坵村为了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丰产功能,积极做好管护工作。今年,坞坵村引入管护新举措,成为整村推进高标准农田综合保险服务常熟首批试点村之一。新政策年初运行至今,已经让村里尝到了甜头。农田管护员王柯隆告诉记者,过去村里就靠管护员巡查发现问题,现在通过保险项目,村里配备了无人巡查机,定期开展田间巡查,人机结合,确保巡查无一遗漏。而且巡查情况可以通过常熟市高标准农田智慧管理平台显示和入档,方便查看。不仅如此,实施试点工作后,高标准农田的维修费用可以通过保险按比例报销,每年维修费用可以减少30%左右。损坏的渠道、泵站、暗渠等维修情况还实现了归档,为今后更换设施、调整管理方式提供依据。“这套模式运用之后,我们可以更科学有效地管理高标准农田。”王柯隆说。

人保财险常熟中心支公司推出的保险项目开发了集设施管理、智慧巡田、管护维修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标准农田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全市高标准农田数据可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流程化;还引入第三方专业合作机构,组建高标准农田专业化管护团队,为高标准农田提供设施保养、快速维修服务。目前,该项目除了在古里坞坵村运行外,还在高长村,海虞邓市村、碧溪徐虎村开展试点。在此基础上,本市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加快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金融保险服务高标准农田管护模式,确保建成一亩、见效一亩、管好一亩,持续发挥高标准农田效益。

高标准农田使得“靠天田”摇身变成“高产田”,农民种田的底气更足了,对未来也有了更多期待。薛满春希望高标准农田继续提档升级,配备更多智能化设备,这样今后他也有底气引入更多智能农机,让种田更加省时省工。王亚军对今后发展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目前,辛庄镇还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我根据烘干处理能力,还想继续承包1000至2000亩高标准农田,让农场规模达到4000亩左右。”

接下来,常熟将继续加大探索力度,以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为目标,克服难点,努力构建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有力支撑。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毛丽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