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万无一失化腐朽为神奇——裱画师王幸心40年精益求精修复书画

文/融媒记者陈燕

泛黄的报纸里包着残破不堪的古画,零零碎碎不下百片。然而,就是这样一堆纸片,经过王幸心近2个月的修复,竟重现光彩。在过去40多年的时间里,他靠这门化腐朽为神奇的手艺,每年修复数千幅作品。

王幸心今年65岁,干这行离不开从小受到的家学熏陶。他的母亲陆韵芳曾拜江寒汀的师弟窦子玉为师。耳濡目染中,王幸心对书画产生了极大兴趣。1979年,他到常熟市工艺美术厂工作,真正接触到了裱画这门手艺。他跟着师傅练习基本功,传承的是纯手工操作的苏裱工艺。

入门容易登堂难,不过好在年轻的王幸心勤学好问、多看多想,即便下班后,他还经常琢磨手上功夫直到半夜。动手之前,他一定会想好先做哪步。纸张是否要先浸水,或者先垫好哪种纸,每一步都有窍门。“一开始也是要出洋相的,全是靠经验积累。”王幸心说。

裱画基本功练习了大约10年,积攒了丰富的经验,王幸心开始步入破损书画修复领域。他装裱修复总能做到万无一失,让客人放心,名气很快就打响了。那些年,文玩市场经常到各地收集旧书画,再送过来请他装裱,引线街的旧货商店也基本都是他的客户。大约10多年前,一家文物商店店主送来一幅据说是赵孟頫的字画。王幸心一看,纸张皱得不行不说,都能拔出丝来了。这店主十分焦急,拜托他一定要“救活”这幅画。王幸心潜心修复,用毛笔填浆,拉直纸张,全部工序完成大约用了20天。店主来取时,拿出原来的照片一比对,满意得连声道谢。

还有一次,有个文物商送来一副邵松年的八言对联,纸张已经像旧木筷一样发脆了,手捧起来,就松散脱落成纸片,简直可以用“面目全非”来形容。但王幸心细致,他在底下铺好一层尼龙纸,把零散的对联小心拾起、逐片拼好。浸水两天后,再用自制的浆糊刷上去。刷了浆糊的纸张有韧性,不易受潮,这是机器裱画无法做到的。

每每接手一件需要修复的书画,王幸心总要先看破损程度,再决定如何裁剪,如何处理画芯,如何把作品还原到本来面貌。最麻烦的是接缝,因为纸张受温差影响会伸缩,所以他夏天工作的时候空调都不开,只开电扇,否则刚接好的缝会裂开。他根据纸张的纹理、色差,决定选择何种材料来托芯。还有全色,有的画作颜色残缺,就要找相对接近的颜色补色,要上色三遍以上才能基本与原作接近,非常费功夫。

再是浸水,揭裱。浸水就是水闷法。传统工艺裱画都用浆糊,浸水就是用排笔或者鬃刷蘸水到画作上,把原来的浆糊“闷”醒还原,这道工序要等24个小时以上。“闷”醒之后,作品正面用毛巾清洗掉污渍。王幸心说,老的书画创作时都用研的墨,十分鲜亮,不会化开或者褪色,因此可以清洗。而如今常用的墨汁则不行,容易出现走胶的情况,导致墨化开。

揭裱过后,要做接笔,裁剪要尽量保持原来尺寸,做立轴与做镜框又是不同的做法,还要镶接、复背,都是十分专业而且耗费力气的精细活。“现在市面上大多是机器裱画,虽然省时省力,但做不到手工的细腻,用材也不及。”王幸心说。

这么多年来,他修复过的书画千奇百怪。有的由于保存不当已经“青霉绿烂”,他要先把霉菌洗掉;有的之前装裱时被清洗过头,墨都不鲜洁了,作品也就失去了灵气。在王幸心看来,修复装裱只是打扮,作品才是关键,不能只看外表,而要看作品的实质、精气神。一件好的作品,必须气韵生动、突出主题,不能喧宾夺主。王幸心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善于辨别画作真伪,眼力毒辣的他可以光看作品背面就知道真伪。如果是不甚熟悉的作品,他可以通过看“纸性”来判断,是真旧、假旧还是快速旧、做旧,一看便知。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毛丽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