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常熟味道,谁来传承?

让人怀念的那些老味道

常熟人的脑海里有很多难忘的小吃。哪怕只是放学路上的一块糕、一个饼,都可能是记忆中的珍馐佳肴。

可如今,复杂的手艺要求、微薄的利润把街头巷尾的常熟传统美食逼入绝境。爱吃的人遍寻不着,“山寨版”不少,让人大呼“没有传说中的好吃”,而老一辈则叹“没有了当年的味道”。

很多味道,已经成为仅存在记忆中的一页,再难重温。

90后徐炯扁担上的爊货

“爊货,爊货,阿要爊货!”回忆起童年美食,徐炯的脑海里便回荡起这样的叫卖声。

在徐炯记忆里,卖爊货的这个人叫老王,来自隔壁村,每当上午10点及下午4点,便能看到他用扁担挑着两口特制的“碗橱”,走街串巷地叫卖。“碗橱”的侧面写着“奥货”,以至徐炯一直认为“爊”字就是这么写。

“只要一听见老王来了,我和小伙伴们总会跟着他,央求他讲故事。有时如果能在家长那拿到零花钱,便会用5毛钱买一个鸡爪吃,老王也总会挑个大一点的。”徐炯说,自己就如同是在老王的故事和叫卖声中长大,只是不知何时老王真的不再来了。徐炯说,老王走后,还来过几个卖爊货的,但总没有记忆中的味道好。

70后王潇彬老城藏着美食区

王潇彬的童年记忆,离不开吃。作为一个瘦得麻秆样的少年,他的志愿就是攒钱吃吃吃。当年,他还在实验小学读书,从学校前门出去,可以从县南街吃到方桥头,吃面可以去新雅、美味春、方桥面店,吃馄饨汤圆可以去“红星”。而从学校后门出去,又可以吃到跨塘桥,一路上有松盛糕点,还有不知名的小店,卖的牛肉包子和粉丝汤也是无比美味。

王潇彬思忖,当年国营集体餐饮店多,风气淳朴,外加常熟人有钻研和敬业精神,所以东西就格外好吃。

80后张敏雷盘香饼陪伴放学路

“对一个放学回家路上的孩子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一个盘香饼。”张敏雷眯着眼回忆,还不时咽下口水,当年和小伙伴凑钱合买盘香饼,回家路上你一口我一口的画面,历历在目,只是成年后,想不到连吃上一块盘香饼也成了奢求。“那时的盘香饼馅料丰富,甜的有桂花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百果;咸的有葱油、椒盐等。热腾腾出炉的玫瑰馅盘香饼,酥皮里隐隐透出玫瑰馅的粉红,咬上一口,外皮酥脆掉渣、里面软糯香甜。”

张敏雷甚至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长辈说“这个饼是有文化、有典故的”。传说昭明太子萧统来常熟这里读书时,自学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每天都由书童去买烧饼当饭吃。可是,天气冷了,烧饼就不好吃了。于是热心的烧饼店主人,就为太子爷做了这种饼,被赐名石梅盘香饼。

90后岳斌小镇上的酒酿饼

支塘镇上有家百年老字号义源生,生产酒酿饼可谓家喻户晓。岳斌作为土生土长的支塘人,对酒酿饼更是充满了感情。小时候跟爷爷上街买来吃;读书后放学了会去买;上大学时,也总会买几个带在路上吃;直到现在工作了也总会去买几个尝尝。“可以说除了吃饭,吃得最多的就是酒酿饼了。”不过,他曾在市区遍寻酒酿饼的店,虽然买到了,但味道却让他失望。

酒酿饼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售,它只在冬春之际才有。“刚出炉的酒酿饼应该是饼皮薄且脆,略带酒酿的酸味,一口咬下去,豆沙细滑清甜,板油依然是方方正正的一小块,上口不腻,回味无穷。”听义源生的老板说他们再做几年也要退休了,岳斌担忧他从此再也吃不到这么正宗的酒酿饼了。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