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政协
2015年01月02日 星期五
第24期 总第01期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回顾
2015年01月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抗战文学史料和研究成果

我要评论( .. )

———读评《常熟抗战文学作品选》

文◎曹培根

常熟市抗战史专家沈秋农编著的《常熟抗战文学作品选》由广陵书社于2013年11月出版,全书37万多字,这是常熟市第一本抗战文学作品集,填补了常熟抗战文学作品史料出版的空白,为研究抗战文学史,乃至常熟抗战史提供了翔实依据与生动素材。

一、《常熟抗战文学作品选》的文学史料价值

中国的抗战文学在中国反法西斯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发展,它把抗日战争的悲壮画卷和中华民族抗击侵略者的英勇气概、英雄业绩铭记于中国文学史中。抗战是中国20世纪以来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之一,这一题材的文学作品不仅辉耀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的伟大精神,鼓舞全国军民为捍卫民族利益而浴血奋战,并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顽强拼搏。然而,由于战争,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少而零散,因此,将其搜寻整理并出版传承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常熟抗战文学作品选》收录的散文、小说、诗歌等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110余篇,涉及常熟及外地作者近60人。所收作品除少数几篇由当年新四军老战士回忆撰写、发表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报刊外,绝大多数作品均发表于抗战期间的进步报刊。如胡风创办的《七月》,林语堂创办的《宇宙风》,新中国大学学生会出版委员会创办的《新中国》,也有洋人弗利特创办的《上海周报》等。所收作品最多的是由中共东路特委在常熟创办发行的《江南》半月刊和《大众报》。《江南》半月刊创办于1939年5月,《大众报》创办于1940年2月。在这两份报刊上发表作品的主体是在常熟坚持抗战的新四军指战员,其中也不乏专业作家和文人,如曹白、蒋锡金等。有些作品是由常熟文人创作的旧体诗词,散存于作者的诗集或笔记之中。作者中就有“江东才子”之誉的常熟杨云史,其作《石花林焚劫纪事》记:“今四海焦土,国殇浴血数百万,且无一言,我区区毁家破产何足道?”其作律诗二首其一:“人民城郭已全非,漫道文章是祸机。杜老诗书伤白首,子猷门巷失乌衣。还家无计一琴挂,绕树难容孤雀依。天下苍生在沟壑,老夫何忍独歔欷。”其心情之悲壮,可见一斑。此外,浦薛凤的《回乡拜见双亲》,徐兆玮的《长夜》、《八一三》,陆孟芙的《黄小农悼词五十韵》,陈月盘的《避难》、《一轮》等诗词都值得品读细赏。诚如著名作家金曾豪在《序》文中所指出的:“《常熟抗战文学作品选》展示了常熟抗战文学的情状。一册在手,似临烽火,犹闻号角,心头涌上来悲壮而崇高的情愫。”

二、《常熟抗战文学作品选》的存史作用

常熟所在的“苏常太地区”,与汪伪省政府苏州近在咫尺,又邻近上海、无锡等大中城市,蓬勃发展的抗日斗争及不断壮大的抗日武装令日伪势力坐卧不宁,他们一次次发动“清剿”“清乡”,妄图扑灭这一炬“芦荡火种”。由于日、伪、顽势力盘根错节,疯狂围剿,常熟的抗日斗争显得格外艰苦卓绝。常熟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常熟抗战文学作品选》所收散文、小说、诗歌等作品成为以诗文证史的重要文献,为常熟的抗战史研究提供了重要佐证,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史料。深受鲁迅器重的青年木刻家曹白受上海党组织委派自1938年10月来常熟梅李参加抗日斗争,稍有闲暇,便捉笔为刀。1940年,谭震林来到常熟全面领导东路抗日斗争后,任命曹白为江南出版社社长,进一步发挥他的写作专长。专业作家蒋锡金则是肩负采写抗战报告文学《东行漫记》的使命来到常熟的,在这里他深入采访,辛勤笔耕,所写作品除在常熟发表外,还在上海等地刊发,扩大了常熟抗日斗争的影响。其他作者多为新四军、“江抗”、“民抗”的指战员、民运工和当年生活在本地或外埠的常熟人,他们身处险恶之境或在戎马倥偬之中寄情诗文,或怀人抒情,或叙事记史,作品充满着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史料。如今“沙家浜”一词已成为常熟的代名词,当年在常熟参加抗日斗争的三十六个伤病员之一、新四军六团政治处主任刘飞(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授中将军衔)的《三十六个伤病员》、《阳澄湖畔》等作品足以证明《沙家浜》这部戏是以史实为依据的。作者在《阳澄湖畔》中写道:“我们三十多个伤病员都是丧失了战斗力的人,有的伤势病情很重,不能行动,而且我们又大都是闽东的红军老战士,操着浓重的闵东方言。”“我们没有武装保护,但是我们有血肉相联、生死与共的人民群众!在‘江抗’西撤的时候,阳澄湖人民向常熟县委起誓说:‘交给我们吧!我们能活着,三十多个伤病员同志就能活着!’是的,要是没有阳澄湖人民舍身忘我的保护、照拂,我们要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耽上一天都是不可想象的。阳澄湖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意,我们永远都感念不忘!”廖政国的《向上海近郊挺进》一文则帮助读者了解了当年从茅山地区东进抗日的新四军部队和常熟子弟兵如何挺进上海郊区,袭击日军掌控下的虹桥机场的经过。常熟雪长区区长兼游击队长仲国鋆的《虞山长青———一九四一年苏常太地区反“清乡”斗争的回忆》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1941年盛夏的反“清乡”斗争是何等艰苦卓绝又英勇悲壮。他们的作品无论写人记事,都能将史料性与文学性融为一体,既生动,又详实,弥补了史志典籍对同一事件缺少细节记载的缺憾,这如同书中所录当代旧体诗词大家曹大铁的《蹈火行》所言“戎马之际薄文史,长篇诗记鸿雪痕”。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唐力行在《序》文中指出:“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地域性和纪实性。”“从历史学的角度讲,一方面这些抗战文学作品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可以补宏大叙事的不足,对于推动抗战史的深入研究大有裨益;另一方面抗战是中国历史长时段中的一个大事件,研究大事件中普通人的经历,已成为当今社会史研究的学术前沿。”“正是在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中,我们读到了常熟人性格的另一面,他们温文尔雅,但又坚忍不拔,他们从容淡定,但又惊天动地,他们热爱生活,但又不怕牺牲。”“这就是常熟人性格的内核,也是常熟的文化品格。”

三、常熟抗战文学的研究成果

编著者沈秋农长期从事史志、档案工作和地方文史研究,先后主编或撰著出版《谭震林在常熟》、《沙家浜抗日烽火》、《常熟·1937》、《常熟抗战史印》等抗战史研究著作。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投身党史工作,《常熟抗战文学作品选》是他用30年时间,征集常熟的抗战文学作品,并遴选编辑而成。在书中,他比较全面地梳理了常熟抗战文学作品的题材、主要特点、重要作家和主要作品,撰成综叙。同时,他还介绍了大量刊载抗战文学作品的《大众报》、《江南》半月刊的创办过程,并为部分作者撰写了“作者介绍”,又将曹白、蒋锡金等重要作者的传略和他们在常熟投身抗日斗争的回忆文章列为全书副编提供读者参考。综览全篇,该书可以说是常熟抗战文学简史。

(作者系常熟理工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