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别让抱怨成为习惯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产生抱怨也在所难免,偶尔向好友倾诉下,既能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又能让自己苦闷的情绪得到释放。可是,当抱怨成为一个人的习惯时,不仅不

        能释放自己的情绪,还会引起

        人际交往的危机。在生活中,抱怨可以赢得同情,但是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认为抱怨一定会赢得他人同情,那就大错特错了。最典型的就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生坎坷的她,两任丈夫都因病去世,儿子也惨死狼口,为了排解心中的痛苦,她逢人便讲儿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惨遭遇,逐渐被人们厌恶,远远地见到她便躲开。再后来,连东家鲁四老爷也厌恶她,先是不让她插手祭祀,后来一怒之下将她赶出鲁家。流落街头的祥林嫂,很快便结束了她贫穷、艰难的一生。

        其实,除了时代因素以外,祥林嫂逢人便讲儿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惨遭遇,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不再是她的悲惨遭遇,而是逢人抱怨的行为本身。这种抱怨,容易对他人产生负能量,长久与她接触必定不会给他人带来好心情,大家与她敬而远之也就在意料之中。而且同样是祥林嫂,在她没有抱怨以前,她还是颇受鲁家和众人喜欢的,可见过多抱怨并不能帮助自己获得同情,相反还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与此同时,过多的抱怨还会导致自己被自己的“倾诉”心理催眠。笔者无需列举过多的例子来证明,只需要问各位读者一个问题,你们被别人天天咒骂后心情会变得怎样?答案显然是越来越糟糕。那么接下来,我们来一个简单的演绎。

        当你天天向他人抱怨时,人们并不一定会认真倾听你的牢骚,但通过思维组织这些“牢骚”语言的却是你本人,因此你对自己的抱怨会“听”得更多,同样也记得更牢。于是问题就回来了,你天天听着自己“咒骂”自己的话语后,心情会如何?答案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你会被自己“骂得”心情越来越糟糕。

        所以,试图通过抱怨来得到他人认可,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也许你当前的境遇并不理想,但是与其抱怨,还不如来得干脆点,要么想办法克服目前的困难,要么想办法离开当前“触景生情”的生活或工作状态。否则,你在任何地方,都会和现在一样保持着过度抱怨的恶习,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从根本上导致自己与快乐无缘。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金玮]

标签: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