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阿丁打毛衣

文 姚扶弱

阿丁要给孙辈们打毛衣,儿子发来伊妹儿:老爸,感谢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来美国三年了。前天,我们和表哥、表嫂以及表妹欢聚了一天,虽然大家“读博”很紧张,该休闲的时候也不含糊。本来商量着想为小辈们办点什么,说起您要打毛衣的事,觉得很合适,因此决定向您订购一批毛衣,要求把小辈们各自的属相编织上去,背景是太阳、蓝天,让“未来们”从小就感知祖国、家乡的温暖。老爸,真是过意不去,又要辛苦您了。至于交期嘛,慢慢打吧,千万不要累着。

很有创意,不过,“订购”两个字很刺眼。什么意思?你们那帮在美国读博士的.不是太资本主义了么?我收钱打毛衣,那是在特定的年代、特殊的困境中,限无奈的事。心一酸,便泪如泉涌。

阿丁从十三岁起就开始跟母亲学打毛衣。那年,父亲去世了,留下一家老小七口,生活过得极其艰难;母亲在商店工作,工资微薄,好在她有一手令人羡慕的“绒线活”,街上有头有脸的都找她打毛衣,完了就给几斤米钱。善良的人们就是以这样力所能及的方式,同情、接济着这一家。

十七岁,他考进了高中,母亲含着泪对他说:阿丁啊!你是长子,是一家的希望,可是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你姐明年要高考,两个弟弟还有小妹起码要识点字吧,实在供不起啊!你心灵手巧,去学生意帮帮娘吧,娘真的无能为力了。母子俩泣不成声,抱头痛哭。翌年,姐姐考上了南京大学后,母亲终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弥留之际,她拉着阿丁的手,眼望着天花板,她很想说,可什么也没说,一撒手追着父亲去了。孩子们扑在她的身上拼命地喊啊,摇啊,那哭声撕人心肺、催人泪下,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阿丁十八岁,由于长期营养不良,长的像豆芽菜似的,但面对家庭的惨变,他像真正的男子汉一样.勇敢挑起了大梁。白天去商店上班,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领着弟弟妹妹们纺纱、缝手套。他拿起绒线针.坐在母亲常坐的位子上,打起了毛衣。冬天,刺骨的寒风从窗户的缝隙里吹进来,他身上裹着父亲的破棉袄,脚下放着柴火钵头;夏天热得难熬.挎着一只放绒线球的竹篮,边乘凉边打,绕着小镇转上好多圈,不能停下来,因为蚊子太多了。

阿丁既当爹又当娘,补衣服、缝被子、纳鞋底,一手漂亮的“女红”,街上不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无人能比。冬去春来,就这么打呀打呀,打得弟妹都高中毕了业,也打得爱人进了家门。

改革开放后,一切都好起来了,几近奢侈品的绒线开始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打毛衣成了那几年一道亮丽的风景。阿丁更忙啦,不是打毛衣,而是义务充当了打毛衣的老师、辅导员。阿丁也打毛衣,那是为了自己的儿女、侄甥们,他们身上穿的毛衣虽然档次不高,却特漂亮,有图案,还有字“天天向上”、“茁壮成长”,他说丁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她们的身上。

穿着舅舅打的毛衣,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在首都医院工作的外甥,率先去了美国深造;儿子、媳妇不负众望,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后,相继赴美读博;外甥女凭着复旦大学硕士学位,只身留洋去美,朝更高的方向发展。留在国内的,有的当了教师,有的当了警察,还有的做起了生意。小辈们都穿着阿丁打的毛衣,风风光光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

从一个共和国最普通的家庭相继走出五个大学生,两年里又出了四位享受全额奖学金的留美准博士,要不是沐浴在改革开放的阳光里,人们也许会讲这是说梦话吧。阿丁退休了,他的勤劳、为人,受到了大家的尊重,他打毛衣的故事,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每当街坊邻居夸奖阿丁家是新书香门第的时候,他总是笑呵呵地说,要不是改革开放政策,我们丁家哪有这一天哟!

阿丁架上老花眼镜,坐在舒适的红木太师椅里,兰花着手指.几根历史的竹针与现代柔软的开司米欲拒还迎、上下翻飞纠缠在一起,他要把心情、爱意、希望和故事都编织进去,因为儿子后来说了,“美元是买不到这些东西的。”阿丁笑了,笑得那样甜,那样舒心……

(海虞镇文学协会供稿)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 阿丁 打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