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拔秧

文 陆文龙

秧苗移栽到大田,必须先拔秧。拔秧有两种方法:一是坐着凳子拔,二是弯着身子扯。

拔秧的凳子叫秧凳,有上下两个面,中间用两条腿连接,高约30公分。因底下有板,秧地虽烂,但凳子不易下陷。拔秧时,人坐其上,伸双手,“虎口”朝上,4指与拇指配合攥秧,小手指捏至秧根,每次只能攥4-5支,太多了连泥拔起,容易拉断秧梗。拔时用力得当,既要往上提,又兼往里拉。左右手交替:左手攥,右手拔;右手攥,左手拔。技术娴熟的拔秧手拔得飞快,两把碧绿的秧叶在手中不停地扭动,发出轻微的“簌簌”声。手下的水则随着双手的伸缩轻轻荡漾。那秧畦,似一片被蚕儿初食的硕大桑叶,出现了弧形、出现了半圆,或是飞雁形图案。每拔满两把,将秧根放水中轻拍几下,洗去拖泥,然后左右合一,一手握秧根,一手从凳旁拈一支稻柴,在秧腰上绕两圈,打一个“棒槌头结”,将秧扎住,既快又牢。

扎秧虽是简单的农活,但在文人口中却也成了吟诗作对的内容。据说有两位秀才边赶路边对联语。一位秀才见一老汉提了一篮竹笋走过,便出上联:“竹篮提笋父抱子”,此上联看似简单,但把竹与笋比作父子关系,且用一个“抱”字,极为传神。另一位秀才沉思良久,竟一时想不出相对应的下联。他抬头四望,忽见一农妇在田间拔秧,就来了灵感,顺口接道:“稻柴扎秧母怀儿”。因竹与笋、柴与秧都是同一类的长幼关系,对得非常工整,两人“哈哈”大笑。

有的地方拔秧不坐凳子,弯腰屈膝,身子前俯,一手捋住几支秧苗,另一手随即抓住往里扯,但不能平扯,须连扯带提。扯满一把,在水中轻拍几下,洗掉秧根拖泥、然后放于一边,再扯第二把。两把合一,扎成秧把。这种拔秧方法叫“扯秧”。

拔秧是一项比较轻松的农活,男女劳力都能为之。旧时女子盛行裹足,行走不便,称“小脚娘娘”,但逼于生计,劳力少的农户,妇女也要下田拔秧。

黄梅季节,淫雨霏霏。那时还没有雨衣,拔秧的农民都须穿蓑戴笠。“笠”为雨帽,圆顶(也有尖顶)宽边,用双层箬竹蔑丝夹笋壳或箬竹叶、芦叶编成,故也称“箬帽”,不漏水。蓑衣用灯草皮编制而成。灯草细而长,其心白而软,旧时用来做棉油灯芯。其皮淡绿,滑而亮,不沾水,编成的蓑衣厚而蓬松。那时的农民、渔翁在雨天耕作、捕鱼,都要穿蓑戴笠。张志和的《渔歌子》中,就有描写渔夫“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词句;还有朱自清在《春》一文中,也写雨中劳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倘若没有蓑笠,拔秧时可用雨伞代替。以前用竹柄竹骨布伞,伞围大,竹柄上扎一根短棒,插于秧凳一侧,人在伞下拔秧亦可避雨,移凳时将伞往前移插,也较方便。

拔下的秧排放在身后,丈夫或儿子将它们横砌在大畚箕里挑到大田去,均匀地散扔在田里,然后就可莳秧了。

(海虞镇文学协会供稿)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