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接纳情绪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文/本报记者 金玮

身为家长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某个心爱的玩具被家长不小心弄坏了,便大哭起来。为了不让孩子继续哭,家长立马向孩子保证会再买一个。可孩子却像没有听到家长的保证一样,丝毫不理会家长继续大哭。于是,家长就认为孩子没完没了很不懂事,开始“教育”孩子导致他哭得更厉害。

最近,笔者又接到了类似的咨询,家长对上述现象百思不得其解,感觉孩子突然变成外星生物一样难以捉摸。实际上,孩子们出现负面情绪时,最需要的不是解决具体的问题,而是自己的感受被家长理解与尊重。这就涉及一个“情绪接纳”的概念,这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无视情绪:个体没有被尊重

“为什么每次大哭的时候他都会说要去医院,要打针?”前段时间有位家长提出了这个新奇的问题,着实令笔者感到惊讶。一个4岁的孩子竟然会在不高兴的时候,说出一些令他感到痛苦的诉求。而且,一旦孩子说出这句话,家长说任何话就都没用了。

显然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破译孩子说“我要去医院,我要去打针”这句话。经了解发现,家长平时管教孩子非常严格,每当孩子做错了事情,都会强迫孩子认错,然后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孩子基本都照办。可之后依然屡教不改,于是家长会用“去医院打针”来恐吓孩子令他就范。

所以,孩子说“我要去医院,我要去打针”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我很不开心,我很难受。这其实是孩子不断忍受家长严格管教后的一次情绪爆发,也是对自己被忽略情绪的一种强调。他难受的情绪没有被父母重视,他自然也就不会对父母教的正确做法给予认同。

简而言之,就是父母没有重视孩子的难受情绪,没有给予孩子尊重,那么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就不会被孩子所重视,这也是孩子屡教不改的重要原因。

 

接纳情绪:内心产生归属感

实际上,不光对待孩子需要接纳情绪,在成人的世界中依然需要接纳对方情绪。作为心理咨询师,笔者上岗培训前的第一课,学习的就是倾听的技能,而不是分析问题的技能。而倾听的目的正是接纳求助者的情绪,提出建议并不处在首要位置。

设想一下,如果失恋的求助者来心理咨询时,心理咨询师不认真倾听,对方一吐苦水也表现出很不耐烦,便直接对他们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失恋者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会不会有一种自己被心理咨询师鄙视了的感觉?

没错,失恋没什么大不了,也真的没必要单恋一枝花,这的确是解决失恋的好心态。可咨询师若俨然以一副“开悟者”的姿态无视失恋者痛苦的情绪,要求对方“回头是岸”,则会令失恋者与咨询师的心灵距离变得遥远,之后的咨询也就难以很好地开展了。

原因很简单,自己的情绪不被接纳,失恋者对咨询师就没法产生“知己者”的感觉,内心难以产生归属感。面对孩子的情绪,其实和笔者做心理咨询一样,先接纳对方的情绪,然后再提出解决方法。

 

化解问题: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我能理解你的感受”这是笔者在心理咨询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并没有对求助者的言语作出是非判断,但对他们的情绪和感受给予了接纳。同样,面对孩子的情绪也需要按照这个方法来应对:先不作是非判断,但接纳情绪。

很多家长会以为,孩子犯了错就必须要在孩子承认错误后再拥抱。这样的认识完全没有将“是非判断”与“情绪接纳”两个不同概念割裂开来,这也是他们直接向孩子说教后很难产生很好效果的原因。

那么该如何接纳孩子的情绪呢?通常来说,我们要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觉,比如“你是不是有点不开心?”之类的。在孩子的情绪没有完全崩溃之前,尽量让他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当他们气势汹汹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时,家长直接用“哦”“原来是这样啊”之类的话语做出回应,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孩子的情绪得到了抒发,而且一些家长还会惊讶地发现,当孩子们宣泄完情绪后甚至会主动说出解决办法,完全不需要家长操心。因此,接纳情绪真的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金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