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馒头·包子

伍柏

常熟话中“馒头”指的是北方话中的“包子”,内有馅;常熟话中的“大包子”指的却是北方话中的“馒头”,是无馅的。同一样食品被冠以两个意思正好相反的名称,究竟哪一种称呼正确呢?这就要从馒头的来历说起了。

我国种植并食用小麦已有四千多年历史。西汉时期,人们发明了磨,开始将麦子磨成粉,面食品种因此不断创造出来。其时,凡是面粉类制成的食品统称为“饼”。至魏汉时期,已有了烧饼、蒸饼、汤饼、片儿饼、环饼等。后来人们又掌握了“发面”(即发酵)技艺,于是也就有了馒头、包子之类面食。其中馒头的原创发明者,据《事物纪原》(宋·高承撰)载:“诸葛亮南征,将渡泸水,土俗人杀人首祭神。亮令以羊豕代,取面画人头祭之,馒头名始此。”《三国演义》则有更详细地介绍:诸葛亮平定南方后,班师回朝。途经泸水时,遇到“猖神作祸”,依当地风俗,需“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才可消灾。怀有仁心的诸葛亮舍杀人之策而“和面为剂,塑成人头,内以牛羊等肉代之,名曰‘馒头’”。诸葛亮用馒头祭祀后,果然“数个鬼魂,皆随风而散”,蜀汉大军才得以凯歌而归。由此可见,馒头的发明专利当属诸葛亮。不过其时的馒头只用以祭祀,因后有“禳鬼”功能,渐引入民间。但其名称却有因谐音而来的演变过程。据 《七修类稿》(明·郎瑛撰)载,馒头初名“蛮头”:“蛮地人以人头祭神,诸葛亮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蛮”是古代中原地区汉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古书上常有“南蛮”之说。周代时,连常熟地区也被称为“荆蛮之地”。诸葛亮依“蛮”俗祭“蛮”神,自然选的是蛮人之首,面粉塑成的人头也就呈“蛮”形了,故被汉人视为“蛮头”。可是“蛮”“曼”谐音,不久就在民间讹传为“曼头”。再后来又有文化人按汉字结构的规律,为供食用的“曼头”加了个“食”字旁规范成了“馒头”。由此可见,“馒头”的名称是符合原创意义的,既正确又富含饮食文化的历史信息。

其实,“馒头”和“包子”的名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并没有严格区分的。有的地方称“馒头”为“包子”,有的地方称“包子”为“馒头”,各自约定俗成。直到清代“馒头”才在北方地区被定名为“包子”,这是事出有因的。清代大批满人入关,定居中原地区,并在社会各领域占了主流地位,有了强大的话语权。满人习惯把“馒头”叫做“饽饽”,又称“饽子”。“饽子”之音几经谐变就成“包子”。从此,北方地区民众就依满人叫法,将带馅的“馒头”叫成“包子”,不带馅的才叫“馒头”。这种叫法以后逐渐在全国通行开来,但在南方好多地区,尤其是包括常熟在内的吴语地区,仍保留着原来的“馒头”名称。据说连近邻的日本,也至今仍把“包子”叫做“馒头”。倒是近年来,本地有些店家为吸引食客,大张旗鼓地将“馒头”叫作“包子”吆喝,如网红一时的裕坤大包。但一时的吆喝,终究改变不了历经百年口口相传的老闲话叫法“馒头”。

关于馒头,旧时常熟民间还盛传过一句老闲话:“南苑馒头,烫痛后背。”此语的出典是在民国年间,常熟城内二十多家馒头店中,名气最响的当数南门坛上的南苑馒头店。该店馒头所以广受吃货欢迎,是因为选用了当天新鲜猪肉糜和肉皮冻为馅,卤汁特别丰满可口。不少第一次慕名来吃南苑馒头的顾客,常常一不小心就被鲜肉卤汁溅得满身,甚至射到了邻座顾客,弄得哭笑不得、狼狈不堪。据说有年夏天,一位人高马大的壮汉进店买了半笼刚出笼的馒头,狼吞虎咽下口就吃,不料一口咬下去,馒头下部皮薄处开了个口子,一大股卤汁从手掌直流到臂肘上,他舍不得臂肘上的美味卤汁滴掉,就提起臂肘,用嘴凑上去吮吸,却忘记了手中还拿着已咬开的热馒头,当举过头顶悬在后背上时,那滚烫的卤汁连串地滴落下来,直烫得他双脚急跳,引得满堂吃客哄堂大笑。从此,“南苑馒头,烫痛后背”就传开了,南苑馒头店的生意也愈发兴旺了。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