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离婚冷静期”到底需不需要?

文/常熟日报记者 金玮

近日,民法典草案拟引入“离婚冷静期”,称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任何一方不愿离婚的,都可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以此来减少轻率离婚、冲动离婚。消息一经央视新闻微博爆出,短短6个小时内,就收获了3.9万条评论、4万次转发,网友们几乎一致反对,留言“不支持”。

相较于以往各路网友众说纷纭的站队PK状况,这次众人对“离婚冷静期”出奇一致的口诛笔伐着实令人惊讶。那么,“离婚冷静期”是不是真利于维护婚姻稳定?网友们反对的声音是否出于理性?“离婚冷静期”是否真的需要?对此,笔者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探讨这个大家关注的话题。

正方:高复婚率说明一切

“离婚冷静期”主要为轻率离婚和冲动离婚而设,那么何谓“轻率离婚”以及“冲动离婚”?其实,这两者都有一个最主要的特征,那就是夫妻间的婚姻并没出现实质矛盾,他们只是因脾气火爆、言语失当等偶发因素,导致本不想离婚的两人离婚,留下巨大遗憾。

从1997年至2016年的全国各省市再婚复婚比来看,吉林省的这项数据为43.1%、位居全国第一位,也就是说几乎每2对再婚的吉林夫妻中,就有1对是破镜重圆的复婚夫妻;此外,辽宁省的再婚复婚比为33.06%、排名第四;黑龙江省的数据为29.84%、排名第六。性格豪爽、脾气火爆的东北人复婚率如此之高,可见“冲动离婚”的概念是有现实依据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设立“离婚冷静期”相当于没收了婚姻中“冲动离婚”这件工具。就像我国农村妇女自杀问题的缓解那样,随着农业农村部对农药毒性限制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妇女的自杀率显著下降。因为,她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冲动时喝下毒性极强的百草枯,并非真有自杀想法。

“冲动离婚”也是如此,夫妻之间争吵后处于愤怒状态,思考能力会直线下降。此时,如果双方都没恢复理智,那么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导致离婚的悲剧就会发生。“离婚冷静期”就相当于给了双方更多的情绪恢复时间,来挽救并没出现实质问题的婚姻。在此,笔者可以大胆预言,如果婚姻法正式引入“离婚冷静期”概念,东北地区的离婚率会直线下降。

反方:“表面婚姻”伤人最深

既然“离婚冷静期”能预防“冲动离婚”,网友们为什么还会强烈反对呢?那是因为,它只能制止“冲动离婚”,并不能挽救那种感情已经完全破裂的婚姻。所以,全国人大法工委之后急忙解释,“离婚冷静期”适用于协议离婚,不适用于家暴之类的诉讼离婚。可是,这样的解释依然令人担忧。

如果婚姻已经出现严重问题,离婚反而是夫妻双方最好的解脱。如果走诉讼离婚程序,一般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判决才落地,这对夫妻双方而言都是一种折磨。所以,协议离婚是夫妻之间分道扬镳的最好方式,然而“离婚冷静期”却阻碍了这种便捷,甚至可能把双方重新拖入难熬的诉讼离婚。

也有人会说,离婚对孩子影响不好,所以设定“离婚冷静期”可以保护孩子。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位17岁的求助者,他的父母曾经在“为了孩子”的名义下维持着表面上婚姻。可结果却非常糟糕,孩子的生活几乎就是在父母的争吵与斗殴中煎熬,反而留下了无数的童年阴影。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态,是因为人总会对模糊的东西感到不安与恐惧。孩子面对父母“名存实亡”的婚姻便是如此,直接离婚反而能让孩子尽快接受事实降低伤害。与其守着没有感情的婚姻,还不如好聚好散,“表面婚姻”真的很伤人。

建议:不如防范“冲动结婚”“离婚冷静期”有利有弊,本身就存在着一定争议。如何在发挥防范“冲动离婚”功效的同时,消除它对名存实亡婚姻的危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课题。但与其纠结于如何阻止“冲动离婚”,不如从防范“冲动结婚”入手,从源头上解决上述难题。

近年来,我国婚姻中离结比居高不下,并不是婚姻生活出现问题,而是很多本不适合结婚之人“冲动结婚”所致。与“冲动离婚”类似,男女双方可能还没有培养出稳定感情,却因一时冲动而领证结婚,婚后却发现双方并不合适,出现“闪婚闪离”。对此,年轻人不妨在心理上设立一个“结婚冷静期”。

即便双方感情稳定,但婚后生活与恋爱不同,同样需要冷静考虑。因此,笔者无法直接回答“离婚冷静期”到底需不需要,但可以肯定的是,“结婚冷静期”真的非常必要。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陆怡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