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新闻网首页

手机新闻网

新闻客户端

庙会

文 陆文龙

南北朝时,南朝梁武帝萧衍崇信佛教,遍地建寺,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说。随着寺庙的大量出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的同时,逐渐融入了集市交易活动和娱乐活动,于是水乡的庙会就愈来愈盛。在各地诸多的庙会中,常熟的福山庙会尤为盛大。

福山“三月廿八”庙会始于宋代,庙会主要为纪念两位历史人物。一位是黄飞虎,据传他是西周时人,为推翻商纣王的统治立下汗马功劳。逝世后,姜子牙封他为“东岳圣帝”, 统管中界各路神仙。北宋至和时(1054-1056),官府在福山城西侧的殿山建东岳庙,别称“东岳行宫”,中有圣帝殿,供圣帝像。

东岳庙规模宏大,楼宇参错,名闻吴会。元人郑元祐在《重修福山东岳庙碑》中说:“北宋仁宗至和初建庙时(此庙)已为吴下丛祠之最。至康王南渡,金兵劫掠东南沿海,诸郡县岳庙大多被毁,而福山之庙犹存,故吴人更加崇敬之。”农历三月廿八日,是圣帝诞辰,旧时每逢此日,远近诸庙神社都要去朝拜。

另一位是褚伴哥,其父褚不华,祖籍福山褚殿里(现为海虞镇邓市村)。元至正间,父子俩同守淮安,后遭叛军围困,奋勇抵敌,终因粮尽援绝而壮烈牺牲。元朝廷追封褚不华为“卫国公”,谥“忠肃”;伴哥追封为“太尉”,后人称“褚太尉”。当地居民称“褚老大人”或“褚太太”。相传伴哥殁后为河神,阴翊海运,船户遇险,祈之,能转危为安。故每年渔民出江或出海前,都要到太尉庙祭祀。而三月廿八日又正好是褚氏父子的忌日,人们为纪念这两位英烈,便举行迎神赛会。而前往祈告酬愿的人更是数以万计。

“三月廿八”庙会之盛,规模之大,人数之众,是任何其他县郡所不能相比的。据《昆山郡志》载:庙会当天,“朝岳者比屋举家,岁往常熟之福山。”

褚太尉庙位于福山塘港口东2里许,与塘西龙王庙遥遥相望。庙前山门两侧各塑两匹彪悍壮马,四个马夫各牵一匹,伫立两旁。后面大殿里坐三尊神像,居中是卫国公褚不华,左侧是太尉褚伴哥,右侧据传是褚伴哥的老师——白面黑须的李先生。

太尉父子朝圣时的穿戴视抽签而定,据说若穿红袍,预示当年天旱;若穿绿袍,则兆示当年水多。

出行时坐“八抬大轿”,抬轿的分“东轿班”和“西轿班”,每年轮值,每班有青壮轿夫数十人。当班的轿夫一律穿黄马甲,他们先将轿框档安装在神像的座椅上,即成大轿。为便于神像“视察”和游人观瞻,一律不蒙轿衣。轿两侧穿两根红漆粗杠,两端各有横担,前后各四人抬轿。放过爆竹,高宣“起轿”,子在前,父居后,便相继出了门。

轿往西过“丁家弄堂”,直到“渡口”。这渡口是临时的,因为从港东到港西,平时行人都从马桥上过,而褚太尉是管水之神,故先从水路进发。港里早有两艘渔船泊好。船主们都以能为“褚老大人”当差而感到荣幸。船上仓棚早已拆除,仓面铺上平几;两船相并,头尾上下各横两根“巴杆木”夹住,联成一体,使船身稳当不晃。船舷到码头搁4块长跳板,足供8位轿夫行走。8点40分左右,港口开始涨潮,此时开渡,众人前呼后拥,将太尉父子抬上渡船。船头船尾站满了人。船主抽板解缆,以篙撑船,渡船徐徐往港西移去。港两侧看摆渡者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约半个小时,船稳稳过了港,到了龙王庙场码头。泊好船,轿夫抬轿起岸。场上早已搭好一个高敞的大蓬帐,众人簇拥着“老大人”入内休息。

当太尉父子休息的时候,城中大庙里的城隍老爷已上轿出巡。他是当方土地,大街小巷巡视过后,便到圣帝殿前的庙场落座,迎候诸神到来。以尽地主之谊。

太尉父子休息片刻,即又登程,从龙王庙场起轿出发,经江界桥、黄泥湾、铜坝桥、新桥,然后进福山东城门,过东门街往西到双忠庙,出北城门,过护桥,沿北街一直到殿山下的御道上山。

太尉出行,阵容庞大,仪仗威武,队伍络绎几华里。

走在最前头的是“十炮手”,他们是报讯的使者。10名炮手皆穿黑衣,头裹白毛巾,手持4眼乌铁铳,每个铳眼里装有火药,用尖头杨树榫塞住敲紧;铳眼里有火药线通出,炮手们每到一个空旷地,只需点燃药线,“砰”的一声巨响,“炮弹”就会激射而出,每人放4炮,10个人就是40炮,10铳齐发,“砰砰——篷篷——”震耳欲聋,硝烟弥漫。

第二列是“清道飞虎”。两名皂隶身穿黑衣,各执一面方旗,上面各书“清道”、“飞虎”二字,在前头喝道开路。

第三列是“金龙纛旗”。

龙旗大如三角帆,蓝底上绣一条五爪金龙。旗杆是一根粗长的毛竹,长4至5丈,行会时因街道狭窄,旗手暂时将龙旗卷在杆上,两个人抬着走。待出了北街,到了空旷处,将旗展开,竖起旗杆,因旗特大,杆太重,所以须两名旗手面对面地擎着;杆顶垂下4条长索,俗称“朗风索”,由4名护旗手往4角斜拉着;与擎旗手同步前进。杆顶大龙旗在风中猎猎飘扬。

与龙旗同时行进的还有一杆大白旗,旗上绣着“卫国公褚”4个大字,极其醒目。其擎旗及行进方式与龙旗同。

第四列是“提炉托香”。

提炉者手攥一根圆棒,棒上系3条铜链,分别系在一只香炉的三侧,内点檀香,提着行走;托香者手托香炉,炉内也燃檀香。两人平行,一路上香烟缭绕,异香扑鼻,用以驱除行道上的污秽瘴气。

以上四列人马专司开道,为先遣队。紧随在他们后面的是浩浩荡荡的“还愿”者队伍。还愿的不分男女老少,组成各种“社”,每社人数不等,少则几人,多则上百。一社接着一社,一队连着一队,络绎不绝,没有尽头。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声明:所有来源为“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12-52778455,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浦斐]

标签: 福山 神像 太尉 庙会 轿夫